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302
置頂

善待外籍工作者 開創人力資源戰場

            善待外籍工作者 開創人力資源戰場-HR


政府的南向政策鋪天蓋地,透過免簽增加觀光人數、透過校際合作吸引東南亞國家大學生來台就讀等。但是最近有位領導者說:「對你們家外籍工作者好一點,就是國際觀。」或者可以換個說法,對外籍工作者好一點,就是國際人才觀!

 

70萬大軍,7%的勞動力!

根據勞動部統計報告,目前勞動力人口約有1,175萬人,若扣除在外工作者,總數約有1,000萬的勞動力。外籍勞動工作者含社福,約有64萬人,若再加計非法工作者,總數超過70萬人,分別來自印尼、越南、泰國和菲律賓。試想,倘若少了這70萬的勞動力,企業該如何因應?台灣勞動市場又會發生怎麼樣的有趣變化?

人力短缺是個長期的人口結構問題,外籍工作者的人力運用,儘管政府有3年免出境的新措施,但事實上,我們這個族群的人力是架構在不穩定基礎上,包括東南亞國家經濟的崛起,還有我們對待外籍同仁的態度,都將讓外籍工作者族群處於高度不穩定狀態。

 

五胡不亂華、造就隋唐盛世

東晉末年開始,各方諸侯分別利用邊境民族當傭兵、協助耕種,但因只從自身利益考量,不僅沒有強化認同,甚至產生更多種族歧視。積弱不振的晉朝因世代的階級政治,更加深種族間的衝突,北方民族不僅沒有融入,甚至取而代之成立自己的政權。直到李氏唐朝建立後,因各種包容的措施使得唐朝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的朝代,輸出的文化和制度,也影響周遭國家民族非常深遠,有點可以看出端倪:

  1. 漢朝以後,唯一不築長城的統一王朝
  2. 強化融合,不以武力而屈人之兵
  3. 開放各國派團主動學習

 

也就是說,包容、開放、和平及互相尊重,成為李唐王朝強大的主要關鍵。若是這樣,我們反思現況是不是可以有更佳的外籍人力政策與方法?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處理得好,70萬不僅是勞動力,更是宣傳台灣這個品牌的最佳生力軍。

 

「存亡之機,得失之要」從改善三環境開始

隨著東南亞各國重大基礎建設的展開,國家的人力輸出政策已然開始改變,如何吸引和留住這個族群,也應是企業人力資源政策的重要環節,可以先從下列三個方向改善。

 

居住環境:園區或大廠內外籍同仁的居住環境,原則上都符合國家標準,但更多的外籍工作者現身在中小企業工廠裡,套句與主管機關官員的對話:「其實我們也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看過舊式豬圈嗎?他們住的環境不見得比那更理想」。很簡單,我們可以在生活和設備上更新,就如我們自己宿舍一樣, 但考量生活環境的差異,可以輔以嚴格紀律管控,相信更佳的生活環境,對於整體生產力的提升應該有相當程度的幫助。

 

語言和溝通環境:目前因為語言的多元性,因此很外的(?)溝通都仰賴仲介,其實這樣的溝通容易被誤解。除了我們自身加強對語言的學習,為什麼不能在企業內開授中文課呢?透過語言進行的文化滲透力量,溝通大門就此打開,當他們假日外出休閒時,也更容易和整體環境融合,不會永遠都在同樣的小圈圈內,異樣眼光相對會降低。

 

學習環境:我們將這個族群的人力運用,往往都只集中在基礎職能上,擔心技能外流?擔心當他們學會新技能,原本基礎又辛苦的工作沒人處理?也因為這樣的關係,他們技能停滯、我們的人才發展也停滯。用挑選幹部的角度,培養成基層幹部或資深技師,降低技術斷層、人才斷層的危機。

 

讓傭兵變成大軍,南向創新機

不只是政府,企業也在開創新機會,東南亞國家的勞動力和市場,早已成為重要戰場,當無人力可用時,改善三環境,或許可以扭轉我們失去的機會,開創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力資源戰場。

 

文/ 廖健智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