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63
置頂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文字/陳潔、柯皓翔  設計/黃禹禛

近200天的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風暴,吹亂了時代的面貌:新興傳染病的威脅下,空前的全球大封鎖,人們被「禁足」,飛機停了、車子少了,工廠停工⋯⋯,人們被迫改變生活方式,生命與生計陷入雙重危機。

然而,宛如末世的暗夜之中,卻乍現微光,人類「自我節制」的社交和經濟活動,讓世界有了喘息,意外帶來正面效應;國際處遇艱困的台灣,也因抗疫成績與醫療資源援助,突破低迷的能見度。

《報導者》整理疫情爆發以來,從台灣到世界,環境、生態、健康、學術、外交中的「黑暗之光」,看這場世紀之疫的危機背面,帶給我們的轉變、契機與啟示──人們回歸正常生活後,如何維持各項正面效應,是後疫情時代應有的思考與挑戰。


世界篇

空氣變清新:全球日均CO2排放,較去年減少17%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COVID-19疫情席捲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地區,出現史無前例的「大封鎖」狀態,交通運輸、工業因而停擺。《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一篇研究指出,全球化石燃料「日均二氧化碳(CO2)排放量」下降,2020年1月至4月初,相較去(2019)年同期減少17%,相當於回到2006年的水準;減少的CO2排放量中,「地面運輸」最顯著,佔了一半比例,其次為工業、能源、航空。

此外,中國作為COVID-19疫情初期風暴中心,武漢1月23日宣布進入封城狀態,直到4月8日才解封。英國伯明罕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透過機器學習方法運算、排除天氣影響後發現,在工廠停工、交通受限下,武漢封城期間二氧化氮(NO2)排放相較於封城前下降63%,PM10濃度亦下降。不過歐洲環境局(EEB)也觀察到,隨著中國各城市解封,空氣汙染指標已開始回升。

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理事長葉光芃表示,疫情對台灣空氣品質的影響雖不顯著,但疫情已改變國際局勢、人們的生活方式,台灣產業也要面臨轉型。空汙是許多慢性病的共同因子,可能增加疾病致死風險,在後疫情時代中,台灣整體思維更應往前走,將「健康」擺在第一優先,降低疾病和環境負擔。
 

動物有生機:印度紅鶴數量增加25%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防疫期間不少國家祭出封城策略,大自然沒有了人類,就成為不少動物的新漫遊場所。

根據《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每年都會遷移到印度孟買大都會區的紅鶴,因為人類干擾的減少,紅鶴的數量比往年多出25%,約可達15萬隻,而去年最高紀錄僅12萬隻。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也整理疫情期間,各國出現的「動物奇觀」,例如印度出現易危物種欖蠵龜數量急遽增加,今年已產下6,000萬顆卵;其他還有如西班牙市中心發現野豬、英國街上出現山羊等;《時代》雜誌(TIME)也提到,空拍機拍下澳洲大堡礁附近的雷恩島(Raine Island)有超過64,000隻綠蠵龜準備登島產卵。
 

交通事故減少:美國加州每月少6,000起傷亡車禍案件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疫情之下,人們避免外出,也讓交通事故減少,減輕不少社會成本。

以美國人口最多的一州加州為例,過去,根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數據,該州每年貢獻全國第二多的車禍死亡數

然而,3月20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道路生態中心(Road Ecology Center, UC Davis)報告指出,該州實施「就地避難措施」後的3週內,人們由於減少外出,交通事故件數、受傷人數減少一半,整體而言,加州避難令估計為當地每月減少了15,000次車輛碰撞、6,000起傷害或致命事故;加州薩克拉門托地區的醫院中,駕駛、行人和騎自行車者外傷人數大幅降低一半。

該中心預估,此次因疫情實施的措施,至少省下10億美元醫療支出、工作損失等相關費用。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