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主

升官發財
2021-06-08 10:30:15

疫情中的東海雙年展,等待發生!

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第十屆實習策展《等Timeless-在可測與不可測的時間中迴旋》原定於110年5月20日至6月16日正式在東海大學藝術中心登場,但因疫情肆虐改以線上展示,此展試圖重新檢視人在時間裡所處的度量位置與想像關係。邀請到李政勳、盂施甫、徐嘒壎、張程鈞、張暉明、陳穎亭、葉治伸、劉瀚之等八位藝術家參展作品,藉由藝術家揉捏、拉扯加工後,將內在的時間意識與記憶樣態具象化,透過繪畫、物件、錄像以及裝置,開啟觀者與藝術家彼此時空交融的對話契機,以覺察人們在時間中的內外張力。

疫情中的東海雙年展,等待發生!-東海大學

 展覽主題「等」-交會於個人內在時間與社會共有時間,看似設定了一個具體的框架,但在起訖之間,時光的久暫卻難以衡量。人透過「等」與時間相遇,在等待的過程中窺視自我並與社會展開對話,在多重參 數作用下產出各種知覺與意識。透過展覽設計與藝術作品的連結,讓觀者感受到富有差異性的時間意識,以興起對自我與社會關係、自由與限制的反思。

 藝術家在框架中透過多元視角切入,形塑各種時間的想像,如盂施甫的動力裝置〈兜風〉車輪般轉動發光,反覆的循環中腳踏車鈴聲不時劃破綿延的時間;葉治伸〈編織時間的人〉將時間起始與終了的過程體現在身體勞動中所構築而成的線條。劉瀚之的錄像作品〈來不及〉以影像探討身體、時間和回憶,產生脫離常態的延遲感;同樣是錄像作品,徐嘒壎〈時間雕塑 米〉將生活中平凡物件局部化、疏離化,強制觀者凝視與沉溺在緩慢與近乎靜止的時空之中。

當內在的時間性與外部環境交織,藝術家從微觀的凝視讓記憶延續。陳穎亭〈樹林〉與〈鐵鏽物件-罐〉探討自然時間與記憶的封存與延續;張程鈞的藝術計畫〈給紅蝦山〉紀錄了高雄一座消失的山頭,因工業發展而被掏空搬移、後來又被回填汙染廢棄的土地,時空被倒置,但存在的意義已全然不同。 李政勳〈Confectionery〉與〈Urban Myth〉系列觸碰現代人的生活,從人與人的關係延伸到文化與環境,凝結城市的光景。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布展完成當天因應東海大學藝術中心預防性閉館,即進入對觀者而言全然靜止的時態。不只觀眾體驗的展覽設計面臨挑戰, 藝術家工作坊,以及第十屆實習策展交流座談等實體活動亦必須取消。雖事發突然,實習團隊積極轉向數位化的展示趨勢,首次與線上策展公司合作,透過展覽形象影片與360 VR 的實境拍攝,將藝術家與策展的幕後想法,以及完整的展覽佈局搬上雲端,透過網路平台建置展覽介紹頁面,觸及更多觀眾。

《等Timeless-在可測與不可測的時間中迴旋》期待在線上與你相會,「等」你來參觀!更多資訊請追蹤展覽Instagram @timeless_thu_art,並至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官網以及Facebook粉絲專頁查詢。

 

「一小時不只是一小時,它是一個裝滿香味,聲音念頭和情緒的容器」—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


線上展覽:https://artogo.tw/exhibition/timeless/works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thuartcenter

IG:https://www.instagram.com/timeless_thu_fineart/

 

圖片/資料來源:東海大學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返回東海大學校園新聞|活動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0)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