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兜肯
2022-11-17 09:07:24

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

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指導教授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指導教授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指導教授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指導教授

碩一上修完了研究方法,準備開始進入論文寫作時,第一個最困難的問題就是確定論文題目,在這個階段有些同學會嘗試發想自己的研究問題,甚至閱讀了許多的文獻來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一開始想好的題目或是研究架構,討論了幾次後的結果卻是:「沒有辦法做」。

看到了這裡,如果你覺得非常感同身受,甚至默默地掉下了幾滴淚,因為自己的論文題目也被打槍了好幾次,玻璃心碎了滿地。此時,我只想告訴你,這是很正常而且是必經的過程,千萬不要因此感到灰心,這篇文章將與你分享我對於思考論文題目的一些想法。

有目的性的去發現問題,而不只是單純描述事情的過程

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特定現象,像是學校社團中同學之間的人際相處、職場中主管與部屬的管理行為,或是同事之間的互動等等,這些都是能夠發掘研究問題的方式。但是,僅僅只是去描述一個事情的過程,是不足以產生研究問題的,你必須有目的性的針對事情發生的過程去找出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當同事A幫助同事B之後,同事A感到心很累。這樣子的描述中其實有很多事情並未交代清楚,也有許多問題是我們想進一步去詢問的。

  1. 同事A和B之間的關係好壞?
  2. 同事A具體幫助了什麼事情?
  3. 為何同事A感到心很累?
  4. 同事A是自願幫助同事B嗎?
  5. 同事A幫助別人都會心很累嗎?
  6. 什麼時候同事A幫助別人不會感到心很累?

因此,當我們想從生活中的故事去找尋研究靈感,「清楚、仔細」的交代故事中的每一個細節是很重要的,只有把故事說的清楚明瞭,才能幫助我們從故事中捕捉到概念,而上述的這些問題,其實也代表了不同的切入研究問題的角度。

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才能保持研究熱忱

如果你本身已經對某一個特定的主題感興趣,甚至有迫切想要研究的熱忱,那麼非常恭喜你,至少你已經有了一個大方向,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研究問題,才能在論文寫作的這個過程中持續保有熱情,而非一思考自己的論文就感到相當苦惱。

然而,通常大多的同學還是屬於不知道要做什麼方向的題目,此時透過跟老師、同學朋友、家人、同事聊天得到想法,或是看影片、聽Podcast、報章雜誌等,去找尋自己感到有興趣的現象或最近大家都在談論什麼,我覺得都會是一個不錯的方式。

使用特定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種方式

選擇特定的研究方法,再透過研究方法回來思考研究問題也是一種方式,像是從問卷調查法、情境故事法、經驗抽樣法、統合分析等不同的研究方法當中挑選你想做的研究,雖然我個人的看法認為研究方法比較像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取決於你的研究問題以及你希望從哪個面向去解決問題,但是先選擇特定的研究方法也並非不行,這部分就有賴於同學和自己的指導教授討論並取得共識了。

從文獻中了解目前研究發展到什麼程度

從文獻來思考研究問題,我認為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從文獻的回顧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特定主題的研究,並且可以從中得到下方問題的答案。

  1. 研究變項是否有適合的研究工具(如:量表)可以使用?
  2. 過去這個主題的研究大多使用什麼研究方法來處理?
  3. 過去這個主題的研究大多採用什麼理論或觀點來解釋?
  4. 過去這個主題的研究已經做到什麼程度?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被解決?

此外,筆者認為研究主題的熱門程度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問題。

  1. 這個主題如果有很多人都在做,代表大家普遍認為這個主題是很重要的,是相對比較熱門的研究主題,但你要從中發現新的可能性會比較難,畢竟大多數你想的到的,別人可能都做過了,你要找到新的切入問題的角度或觀點,就會相對困難一些。
  2. 相反地,如果這個主題很少人做,你可以發揮的空間就比較多一點,但是因為很少人關注這個主題,所以你更需要去說服他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哪裡。
上述分享的幾種方法可以去幫助你發想研究問題、找到論文題目,而筆者本身的偏好則是傾向於先以「生活中的故事」作為出發,來找到自己的研究問題,再進一步從文獻中去確認研究的可行性。而最後,筆者補充幾點自己在深入了解研究問題時的系統性思考。

清楚交代故事中的元素有哪些?

故事中的角色有誰(如:主管、同事、員工)、每個角色的特質、每個角色所經歷的情緒變化與心理歷程

故事中角色的互動是什麼,A對B做了什麼?出於什麼動機而這麼做?而B又做出了什麼反應?

故事發生的先後順序為何?事情之間的因果關係為何?

故事發生的情境是什麼?場域是什麼?

你更關心事情發生的前因,還是產生的後果?

故事的描述可能是一連串發生的經過,當你確定了你的主要研究主題,那你可以進一步思考你想探討事情的前因還是後果,例如「建言(Voice)」是你感興趣的一個主軸,那你可以思考在職場當中員工建言的故事,並進一步想什麼才是你想探討的問題。

  1. 前因:是什麼原因讓員工能夠提出建言?
  2. 後果:員工做出建言之後,對自己、對他人會產生什麼影響?

反直覺:什麼情境下結果會有所不同?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某件事情聽起來很合理,就算我沒有做研究我也知道結果是如何,我們要怎麼進一步思考有趣的問題?或許「反直覺」的思考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有一個員工常常被主管罵,久而久之不想在工作中那麼努力,這個故事聽起來蠻合理的,而運用反直覺的思考方式,我們想進一步詢問的是,會不會有員工被主管罵了之後,反而會更加努力工作的呢?

在不同的情況或情境下,同樣都是主管罵員工,但是結果卻截然不同,從中找到這個「特定情境」,那或許就會成為一個有趣的研究問題。

關注焦點:你想從哪一個角色的視角看問題

如果你想探討的問題是涉及兩個角色,那麼你要關注的焦點是在哪一個角色也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同事A幫助同事B的過程,你想關注的焦點是在幫助者(helper)還是受助者(recipient);主管帶領部屬的方式對於部屬的影響,你想關注的焦點是在主管還是部屬?

反向思考:轉換思考方向來找到新的可能

如果你從原本的問題中卡關,找不到新的角度切入,不妨反向思考看看,或許可以從另一個面向來了解這個問題。例如你想探討的問題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員工離職」;反過來說「是什麼原因才可以留住員工」。

 

希望上述的分享可以幫助到同樣為了論文題目而苦惱的研究生,因為經歷過,所以知道過程不容易,祝大家都能找到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問題。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Tim Hsu  原文《想論文題目好困難!如何找到你的研究問題?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Tim Hsu Instagram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3)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