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兜肯
2022-11-18 10:00:06

從不同角度思考找教授這件事

從不同角度思考找教授這件事-指導老師從不同角度思考找教授這件事-指導老師

這一集想和大家聊一聊,5個找教授時想知道的事情,或是可能會產生的問題,希望透過這一集,幫助各位同學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找教授所面臨的擔心和迷惘,以及讓你對這些問題產生不同的看法。

 

1. meeting頻率

不論是一週一次,兩週一次,甚至一個月一次,每個人對於咪聽頻率的感受其實是不同的,有些人覺得:「每週都要咪聽,壓力也太大了吧!」,有些人則認為:「每個月一次的咪聽,還是令我膽戰心驚。」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你有試著評估過平時花了多少時間在閱讀文獻嗎?或是思考自己需要多少時間準備進度報告的內容呢?
雖然每個師門有不同的進行方式,但不見得每週咪聽就代表每週都要有突破性的進展,也不是每個月咪聽就代表平常遇到問題不能找老師詢問,更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嘗試調整自己的步伐?

 

2. 相處模式

「這個老師上課的方式我感覺還不錯」「這個老師感覺很有趣」,但事實上,上課方式與論文指導其實是兩件事情,雖然不見得一定要嚴肅,但論文指導的過程是嚴謹的,所以老師對於研究上必然會有自己的要求,正因為你是他的指導學生,他希望你變得更好,所以相較於課堂上的互動,對於論文上的要求可能會更加嚴格。

 

3. 先入為主

在決定指導教授前,你可能會去找一些老師、學長姐聊一聊,但我希望告訴你的是,在你找學長姐聊過之後,你對於老師的印象可能會產生一個先入為主的想法,當你帶著這個想法去找老師聊的時候,你也許會被限縮在一個框架,我並不是要鼓勵大家不要跟學長姐聊聊,而是我希望大家對於事情的判斷還是要能夠跳脫框架,用你自己的想法去思考什麼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4. 認知差異

在你和學長姐聊的過程,學長姐可能會和你分享一些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但有時候別人認為是基本要求的事情,對你來說不一定是如此,也許你現在覺得可以接受,但實際經歷過又是另一種感受,本來每個人對於事情的價值觀就有所不同,所以更需要多花一些時間慢慢觀察與體會。

 

5. 題目方向

有些人在找教授時,會先思考過自己想做什麼領域,甚至有些同學會帶著自己想好的題目去跟老師討論,這是很好的開始,但接下來要說的,希望同學們不要太難過,因為很多時候你想好的題目或是研究架構,最後的結果是:「沒辦法做」,但這是很正常的,請大家千萬不要因此感到灰心。

下一集我會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想好的題目沒辦法做的原因,也歡迎你在下方留言你的看法唷!
#人資 #HR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管理 #人管所 #彰師大人管所 #碩士生活 #知識分享 #自我成長 #研究生 #研究所 #找教授 #研究方向 #研究題目


圖片/影音/資料來源:hrlife.tim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hrlife.tim Instagram授權轉載※

相關推薦

  • 讀取中..

回覆數(3)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