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師的無奈:為何病患總是覺得我們能力差?
▲很多時候,臨床上真的很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護理師,而這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病人或家屬不曉得的 (photo by YJ-Lee from flickr,CC BY-ND 2.0)
文/醫療金筆客
看到社群的 PO 文內容,心有所感,現代的醫院,已經很難徵到所謂「有能力」的護理師了!
在民眾的眼裡專業護理師是什麼?
- 趕快讓我看到醫生,趕快幫我治療
- 一針就上,快又準
- 最好隨 call 隨到
- 有求必應
- 最好像瑪莉一樣,有訂餐、訂飯、修遙控器(電視)、修理冰箱、修理百葉窗、修理櫥櫃、通馬桶的能力
這就是台灣對護理師的期待,上述前 4 項是病患的要求,最後一項則是病患家屬的要求。只要具備這些能力,不管你是誰,新手也可以成為老屁股。
前提是~這樣很困難嗎?
反映上述回饋
1. 要看到醫師是真的很困難,首先不是只有護理師荒,連醫師都缺到找不到醫師了,現在連專科護理師都缺,台灣的醫療慘況就是如此。然後現在護理師缺,3 班護病比高,連第一趟出車(病房)給藥都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當然會延後;加上急診病患留觀數量龐大,急診護理師人力更是短缺,導致無法全面包辦所有患者,躺在走廊病床的更是無法兼顧。這就是台灣高護病比的後遺症,所有醫療就是一個字,等!
2. 病患最喜歡一針就上,可有時候偏偏事實與現實就是不同!舉例來說,洗腎患者血管脆化(高血磷知識),長期使用類固醇,表皮薄如紙,一捏手臂就破皮,造成困難施打;而長期使用抗凝劑,一打血管就破又腫起來;或者長期臥床臥到都四肢攣縮的狀態,怎麼找就是找不到血管....筆者可以寫出 10 幾個原因打不到血管針。臨床真的就是這樣,像寫文章的昨天,筆者有個病患要做電腦斷層,花了 3 個超過 10 年的護理師打靜脈針,總共打了超過 20 針還打不上,弄了快 1 小時,最後連醫師都放棄做有顯影的檢查,你說我們技術差嗎?還是真的是病患的問題。
3. 呼叫鈴變成服務鈴!走到病房裡面原來是病患要下床廁所,家屬早已消失,病患想喝水,偏偏沒家屬,病患想吃飯,又沒家屬,往往都是一個沒家屬,把求救鈴當服務鈴心態,因為家屬不陪伴,又不花錢請看護,住院的健保費從來都不是去消費護理師的,而現實的民眾就是這樣,從來都不是因為點滴滴完才呼叫(很少部分還是有),這就是病房的生態,隨叫隨到,面面俱到。
▲隨叫隨到,面面俱到,這就是現在病房的生態(photo by photoAC)
4. 在有限的健保費,患者希望賺到更多治療,希望能多打一點針劑,多開一點藥物,多做一點檢查,拚了命的要求不必要的事情,往往浪費很多不必要的健保資源,去免一個投訴要花心力處理。
5. 不管有沒有家屬,護理師需要當水電工(超級瑪莉歐水管工人),幫忙修理各項電器,有冰箱要除霜洗冰塊,通阻塞的馬桶(這個只要是病房出來的都會有經驗),遙控器換電池、換捲筒衛生紙,地板太濕大夜沒清潔,又再一次展現家庭主婦的功力。
以上就是民眾心中專業的護理師形象,而不是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的護理師,所以在台灣的醫療信任度真的不如從前,病患只信醫師,覺得護理師只是打針、給藥的工具人。你們不知道的是,很多有能力的護理師,都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幫助患者很多。在有經驗能力的護理師下,病患才能有更好的治療品質。
我的經驗如下:
1. order開立錯誤:把 levophed 開成 4amp +N/S、cordarone 1amp in N/S 100ml IVD,或是 oxacillin 1000mg Q4H IVD,在民眾眼裡只是個單純的一串英文字,但若是出現在醫療上,這就成了致命的錯誤!醫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失誤,實際上還有更多 order,都是由有經驗的護理師第一手發現,趕快通知醫師處理的。然而現在流失這麼多有經驗的護理師,你覺得臨床品質能更好嗎?
2. 在第一時間發現病人意識改變,呼喊求救,而急救也是一門專業,並非臨時演練的假人,如果沒有專業的護理師,在急救過程中,不管你是 leder 或醫師,你都會很想罵人或很想哭出來。我曾經看過病人插管,學妹 dormicum 泡 N/S 100ml IVD,醫師白眼都翻出來了;還有血糖只有 20mg/dl 病患,學妹說叫傳送去領藥,當場被罵說:快去開急救車....這就是專業護理師與新人的差異性,臨床經驗。
3. 資深的學長姐,會從自己病人抽血報告或檢查中發現端倪,先第一時間告知忙碌的醫師或值班醫師,以免發生生命徵象危險。如:最近遇到的,開刀前醫師只開了CBC、SMAC,居然沒開備血,有經驗的學姊就有預備及馬上通知醫師補開 order;鉀離子 K:6.5,第一時間通報醫師、急救車藥物、生理監視器馬上開立,馬上處理病患,免於心律不整而產生的 CPR。
很多時候,臨床上真的很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護理師,而這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病人或家屬不曉得的,最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討論,醫院在 Google 上的評價都會有民眾罵說:護士態度差、不爽就不要做!結果真的應驗了,很多人是真的很不爽,結果弄得很多醫院出現離職潮,很多有經驗的人才護理師流失,看看現在有多少醫院在徵護理師,沒走的只剩下新人跟走不了的人。正因為民眾不懂醫療體系、不尊重專業,未來只會讓自己的健康走向末路而已。
健保這條路會不會越走越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臨床的窘境真的太困難了,往往有能力,會做事的護理師,很難被人發現,因為它們在默默的做事,只是身為病患的你/妳,不知道他做了什麼而已。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本文由 醫療金筆客 授權轉載,原文《 千萬不要拍護理師背部 》
作者:醫療金筆客
現職為資深臨床護理師,因為面對多種大型醫院時代,仍選擇為台灣的血汗醫院持之以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