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資法令
-
「請支援收銀」非小事!外籍專才超職恐觸就服法,最高可罰15萬
合法聘僱 ≠ 可以做所有事 我們都曾在人力最吃緊的時刻,聽見或甚至親口說過那句:「某某某,可以支援一下嗎?」這句話在日常營運中,代表著團隊合作與彈性。但今天,想跟各位夥伴聊聊,當這句話的對象是我們辛苦聘請來台的「外籍專業人員」時,它可能不再只是彈性,而是一張最高 15 萬,甚至還可能導致聘僱許可被撤銷的罰單。 最近,臺北市勞動局的查察案例,就為所有 HR 敲響了一記警鐘
職場生存學
-
企業搶才關鍵曝光:具備這 6 種能力的員工,薪資開得再高都值得
儘管就業市場競爭激烈且整體薪資成長緩慢,但對於具備特定專業技能的人才,企業願意支付更高的薪酬。根據 2026 年薪資指南(數據來源為近2000名員工和2200名美國招聘經理)數據顯示,高達 84% 的招聘經理表示,他們計畫為擁有這 6 大專業技能的候選人提供更高的薪水。 ▲正式提出加薪前,應該做哪些準備?(Photo by FREEPIK) 6 大熱門專業技能預計加薪幅度 -
資深員工也可能是受害者!HR必學的6大對策,全面應對職場霸凌
一樁震驚社會的悲劇再度喚起對職場安全的深刻關注。一名公務員因長期遭受上司情緒羞辱與不當對待,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名員工在單位中向來以認真負責,卻在制度與權力的夾縫中,孤立無援地走上絕路。事件戳破了公務體系「鐵飯碗、穩定、安全」的社會印象,也讓人正視職場中潛藏的階級壓迫與心理暴力。當制度失靈、監督機制疲弱,霸凌便可能悄然滋長,即使是年資深、職位穩的老員工,也無法倖免。 ▲霸凌的受害者
知識充電站
-
AI招募工具上線後,HR角色不是被取代,而是必須「升級」!
1111人力銀行7/24日舉辦 AI 數位轉型論壇,聚焦 AI 在招募、培訓以及日常也能輕鬆上手的數位工具,協助人資夥伴走在變革前線。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技術總監林昀德表示,TAIWAN AI RAP 平台有開發智能招募應用,HireIQ 利用 AI 自動比對履歷與職缺,提供匹配度評分與摘要,幫助人資快速判斷候選人是否符合需求,未來將優化一鍵獵才、履歷透視候選人、雙模式看穿真假高手。
職場甘苦談
-
職場霸凌問題日益嚴重 清大心理學者籲「企業積極應對」
近年來,職場霸凌問題逐漸受到關注,根據研究,在科技業約有 20% 至 30% 的員工曾經歷職場霸凌。然而,由於不同世代、產業文化的差異,人們對於「霸凌」的定義不盡相同,導致許多案件未能及時獲得妥善處理。 清華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系教授陳殷哲指出,職場霸凌已不僅限於傳統的「上對下」,還可能發生「下對上」或「同儕間」的霸凌,甚至透過社群媒體發生網路霸凌,進一步加深受害者的心理壓力。 ▲職
教育訓練
-
時程緊迫,錯過就沒了!HR 必搶中小微數位轉型培力補助申請懶人包
▲中小企業公司HR必看!政府補助10萬讓員工數位技能翻倍 (Photo by FREEPIK) 作為一名 HR,是否常聽到老闆抱怨:「數位轉型很重要,但我們公司人少、資源少,怎麼跟得上?」又或者,員工對於新科技總是敬而遠之,覺得學數位技能「太難、沒時間」?如果這些問題讓你頭痛不已,別擔心!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推出了一項專為 30 人以下小型服務業打造的「數位轉型培力補助」計畫
績效考核
-
年後想談加薪?運用哈佛專家談判技巧一戰成功
編譯/莊閔棻 隨著春節即將到來,許多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在年後升職加薪,度過更好的一年。雖然在職涯發展中,談判是關鍵技能,但對多數人來說,談加薪或晉升總是令人感到不自在。為此,哈佛大學的談判專家 Dan L. Shapiro 就提出一些「核心問題」,教大家如何有效引導這些討論。 ▲談判不僅僅涉及實際利益,如加薪和晉升,也能是為了追求個人滿意度和職業抱負 (Image by rawpix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
CEO視角-看從美國Charlie Kirk事件 台灣政治及企業組織人際溝通
美國保守派年輕領袖Charlie Kirk前些日子在校園演講時遭槍擊身亡的事件,震驚全球。Charlie以鮮明的立場與敢言風格,吸引大批年輕追隨者,也累積強烈反對。這起事件凸顯政治場域的溝通失衡:Talk過多(單向宣講、攻擊)、Dialogue缺席(拒絕理性對話)、Conversation被撕裂(社會交流被意識形態切割)、Feedback失真(社群回音室效應)。最終衝突升高,甚至演變為暴力 -
數位職場性騷擾風險升高,企業HR不可忽視
隨著數位科技快速發展,遠距會議與通訊軟體已成為日常職場溝通方式,但同時也帶來更多元的性騷擾風險。根據勞動部「職場性騷擾案件通報系統」統計,113年通報的1,577件案件中,「數位或網路性騷擾」上半年有47件,占2.9%,下半年則上升至109件,占比高達6.9%,顯示此類事件正逐漸增加。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 提醒,企業必須同時關注實體與數位職場的性騷擾防治。例如,在工作溝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