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專區
我們正在尋找熱愛創新、動手能力強、對生成式 AI 有熱情的你,一起打造跨產業 GenAI 解決方案。工作內容包含但不限於: 1.生成式 AI 模型研發與應用設計:包含模型調校(Fine-tuning / PEFT)、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RAG 架構整合等。 2.支援模型效能評估與驗證流程建構:設計客製化 Benchmark 與測試流程,協助模型在不同任務場景中達成最佳效能。 3.與國內外合作單位共創應用場景:如金融、健康、保險、高科技、製造業、公部門等產業生成式AI應用。 4.應用生成式 AI 技術於智慧機器人系統:結合語音、文字與感測輸入,實作對話式人機互動與 IoT 控制,開發多模態 GenAI 應用。 你將與語言模型工程師、互動設計師、機構/嵌入式開發人員協同合作,把 GenAI 應用從雲端推論帶入真實世界的人機互動場域!
開發自動化資安檢測工具,設計演練腳本進行場域資安驗證 1. 具資安證照,熟資訊安全相關知識。 2. 具資安掃描自動化工具開發經驗佳。 3. 具紅隊、演練腳本設計經驗者佳。 4. 具AI技術使用經驗者佳。
開發服務型機器人共通框架、元件及場域應用 1. 具機器人ROS2、ISAAC ROC開發經驗。 2. 具Android Framework框架開發經驗佳。 3. 具機器人應用服務開發經驗佳。 4. 具自駕車、無人機應用開發經驗者佳。
負責服務型機器人模擬環境建置、訓練數據生成與機器人控制軟體模組開發與整合應用。
結合資安及AI技術,打造零信任機器人應用平台 1. 完善FIDO、FDO零信任架構,優化信任推斷機制。 2. 資料不落地、資料可回溯技術開發。 3. 容器及虛擬機管理。
1. 國家度量衡標準實驗室奈米材料表面分析技術(AFM、XRR、SE、BET等) 校正系統之維運。 2. 執行專案計畫,撰寫計畫書與報告、進行國內外研討會報告。 3. X-ray相關檢測技術(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 (SAXS), X-ray reflectivity, X-ray diffraction, X-ray ptychography,...)開發,包含硬體設計、量測及分析。具機械與超高真空操作相關知識尤佳。
A. AI 藥物開發工程師:研究與模型開發 1. 研究、開發及應用人工智慧技術於前臨床藥物發現流程,包括但不限於: (1)標靶辨識 (Target Identification) (2)化合物生成 (Compound Generation) (3)分子特性預測 (ADMET/PK/PD/IC50 等) (4)結合預測 (Docking 或 Molecular Dynamics) 2. 與跨領域專家(藥物化學、生物資訊、臨床醫學)合作,推進藥物開發中的關鍵挑戰: (1)藥物製成與配方優化 (2)多體學分析與生物標記 (Biomarker) 發現 (3)老藥新用與藥物再定位 B. 全端工程師:平台與系統開發 1. 設計與實作藥物開發平台,整合多模組 AI 演算法並提供使用者介面: (1)模組串接與任務流程自動化(如生成→篩選→scoring) (2)建立資料庫與查詢系統,支援實驗數據與模型輸出管理 (3)開發使用者介面與結果視覺化功能 2. 建立雲端與容器化部署環境(Docker/Kubernetes),確保平台可擴展性與穩定性。 3. 與 UI/UX 設計師合作,將科研需求轉化為直覺的操作體驗。
結合AI、資安技術,打造可信任的AI應用平台 1. 開發自動化資安檢測技術,優化資安評級系統。 2. PQC-Ready的PKI、電子簽章應用開發。 3. 資料不落地、資料可回溯技術開發。 4. 容器及虛擬機管理,GPU算力管理技術開發。
1.參與深度學習模型應用及產品開發完整生命週期。依據各項專案性質,與團隊合作執行一至多項任務,任務種類包含:資料收集、資料清理、資料前處理、模型設計、模型訓練、模型佈署,模型效能評估、應用系統開發與建置、模型維運評估等。 2.開發影/音資料之分類、偵測、切割、生成等相關技術,並結合運用深度強化學習於規劃、排程等問題,應用領域包含:智慧城市、智慧通訊、智慧工廠等。
參與5G/6G數位雙生平台前端開發,實作 5G/6G 通訊模擬場域之 3D 可視化操作介面,工作內容包含: 1. 設計與實作具科技感與資訊結構清晰的 UI/UX 互動介面。 2. 使用 Angular / Vue.js 搭配 Babylon.js、Three.js 或 WebGL 等 3D 引擎,開發 3D Web 前端功能,實現場域模型與場景互動。 3. 開發具自適應能力的操作介面,能於不同螢幕尺寸下維持良好使用體驗。 4. 與後端與模擬團隊協作,串接 API 並整合模擬結果與場域參數。 5. 歡迎對 5G/6G 通訊與數位雙生技術有學習熱忱者加入,需具備主動學習與跨域協作的積極態度。
參與 5G/6G 網路數位雙生網路模擬平台之研發工作,工作內容包含: 1. 開發 AI-based 無線通道建模演算法,應用於 5G/6G 通訊模擬。 2. 設計與開發AI 模型,將 2D 圖面(如 CAD、圖片、地圖)轉換為 3D 場域模型。 3. 研讀 3GPP / O-RAN 技術規範,理解 5G/6G 無線網路架構與訊號流程,並依規範進行設計與開發。
研發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最佳化搜尋、資料探勘等相關技術,並基於不同型態的Large Foundation Model,發展在光電半導體、金屬加工、鋼鐵、生技等產業的智慧化和設計優化應用。
本職缺負責協助部門推動生成式 AI 與智慧裝置、邊緣運算的應用開發,徵求具備技術基礎與學習熱忱者,加入後將依專長與興趣參與以下任務(不需事前具備全部經驗): 1.開發與整合 AI 模型於邊緣設備(如 Raspberry Pi、Jetson Nano、IPC),支援本地端推論與雲端API整合。 2.串接並控制 IoT 裝置,開發智慧服務型機器人與人機互動介面。 3.協助雲端服務與內部主機整合,包括: ・串接 AWS/GCP 等雲端平台以部署模型或串接資料管線。 ・協助管理部門主機的資源調度、測試部署流程、簡易容器化建置(Docker)。 ・建置能支援團隊多人協作的基本 AI 工程架構(如 Git + CI/CD)。 4.參與原型設計、PoC 驗證與對外展示任務,鼓勵提出創新構想並轉化為可驗證的實作成果。
深度學習(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相關應用設計與模型開發相關工作,包括 : (1) 技術研發規劃與系統設計- 多模態場景理解與任務/行為生成技術。 (2) 技術研發與模型建置- 用於機械手臂、機器人透過視覺、語音理解外在環境與人為交互,專注跨模態整合與模型性能優化。 (3) 具以下專業知識(一項或多項):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系統工程、程式設計、軟體工程、科技計畫與管理。 (4) 計畫提案、專利與規格survey。
負責無人機群飛通訊、群飛避障操控、Non-GNSS定位導航系統、感測融合等功能進行開發。 技術影片介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fCDHLMpsY4
1. 多媒體服務應用系統平台設計開發。 2. 多媒體服務應用技術開發。 3. 運算資源平台架構評估、設計、整合與測試。
1. 掌握大型語言模型(LLM)、視覺語言模型(VLM)及電腦視覺(CV)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並研究其在特定任務或應用領域中的實作方式。 2. 利用多元資料類型(如圖片、影片、文字、結構化資料、訊號等),進行以下工作: 2.1 AI演算法研發:包含分類、物件偵測與分割、3D建模、疾病預測、影像對位與融合、影像理解與翻譯等技術開發。 2.2 AI應用系統開發:涵蓋資料整備、資料融合與影像處理等相關應用流程設計與實作。
1. 電子電路設計、開發。 2. 熟悉FPGA、MCU周邊電路開發與測試尤佳。 3. 電源電路設計。 4. PCB Layout。
1. 參與影像、文字等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 (LLM) 技術專案。 2. 開發影像識別與生成技術的模型,整合視覺訊息與文字描述進行語意理解,應用於多模態內容生成。
1. 研發3D Gaussian Splatting場景建模、幾何模型處理、場景理解技術,用於建構高擬真、高精度之實體場域數位雙生。 2. 於物理模擬引擎中整合3DGS與多邊形網格模型,提供機器人虛擬訓練環境。 3. 協同學界發展技術創新,參與團隊內部與外部(清/交大等國內大學研究團隊)技術討論,進行3D幾何建模、動畫模擬、生程式AI模型相關知識交流與討論,並將成果整合進技術解決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