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所謂團體,沒有甚麼英雄
大家好,我叫蔡政育,我在清華大學原就讀生技所,而我現在的實驗室是當初跨領域的合作夥伴,因此畢業後我便來到現在的實驗室擔任研究兼行政助理,我是研替36梯23中隊,大家可以叫我阿哥。
我來這實驗室後,開始接觸校內眾多的行政工作,而不完全是專心在研究工作上,這是一開始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但在薪水上我覺得符合學生或助理在學校應該有的,之後會想待在原實驗室繼續升博士班,待在老師身邊學習更多知識技能。研發替代役相關訊息最早是從學長那知道有研發替代役在學校的管道,後來進一步聯絡役政署與學校研發處,並參與相關研替講座,始能將該役別的手續與時程完全掌握。由於喜歡有拚勁、自由且能自我提升挑戰的工作環境,想繼續待在學術界,因此找上現在的實驗室並成為助理。
由於我不是到外面公司去,我和老師也認識超過2年的時間,彼此很熟悉,所以在初步了解我過去的科系與在物化、程式語言方面的基礎後就答應了。反而是後來聽老師在敘述未來實驗室的走向與規劃,讓我感受到這是一個有拚勁、有目標且能自我提升的地方,更堅定了我的選擇。
所謂團體,沒有甚麼英雄
我是在7月份的時候入伍的,在為期2個多禮拜的新兵訓練,超過一半的晚上我是邊睡覺邊滴汗的(笑)。分隊長起初都是很嚴格的,疊棉被、吃飯、內務盥洗、生活禮節穿著等等都有其規定,做不好就開始大聲罵,前三天是最難熬的,而後才會開始釋出一些福利,並且有開放玩遊戲和心得分享,整體上來說還算歡樂。早上的三千大越野是我的堅持,辛苦的地方不在於要跟上隊伍,而是隊員脫隊時你要補上以保持隊伍整齊,而且還要氣揣吁吁時大聲喊精神口號(笑)。
雖然很辛苦,但終點總是會抵達。隨著每次的大越野、飯後過水大作戰、體適能魔鬼教練、摺蚊帳棉被的緊迫任務,一次次地完成任務,一天天地度過,最後依舊是下成功嶺了,而過程中,在教室所上過的課程,在成長營所追尋的突破,在整理內務時的同舟共濟,唱軍歌時的齊心協力,讓我深深了解到,所謂團體,沒有甚麼英雄,只能大家一起協同合作,同甘共苦,一起歡笑,一起被害群之馬連坐處分。潛移默化的,是我對自己的要求與和他人的溝通協調能力,提升了。未來在職場上,總會有與他人有合作交流的時候,而如何讓事情圓融,帶領大家一同前進,一同完成,而不是搞小團體,破壞和諧。
在成功嶺,不是無意義的浪費,而是邁向成功之路的中繼站,帶著勇氣走進來,懷著感恩走出去,你將能乘坐自信的舟帆,在往後浩瀚的人生大海上堅定地航行下去,不至於載浮載沉,隨波逐流。對我來說,我的工作能和我的專業能力與熟悉場所結合,是在開心不過的事了,尤其在實驗室剛起步的階段,太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了。和學生時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在的我已不完全是專心在研究工作,而是開始要大量地處理其他的行政事務,包含報帳核銷、財務報表、收發信件、訂購詢價、安排協調等等,過程中還要寫計畫、寫專利、寫論文、貼海報等學術事務,永遠都有待辦事項排隊等著我完成(笑)。雖然沒問過老師為何要我肩負如此繁重的事務 (我想是因為我薪水領太多~),但我把它當作是一個機會。
未來不管在哪一個團隊,為了要能維持運作,勢必要兼顧到法規與財務方面的相關規劃了解,這是許多學生所沒機會能夠涉獵的領域。作為一個小主管,我必須與老闆要達成默契,不只幫他處理雜務,還要協助與其他實驗室的溝通協調,這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榮幸。面對繁重的事務,如何有效率地將它們完成,成為最重要的課題。我以為,必定要維持健全的身心,依輕重緩急將其依序完成。此外,有時別想事事追求完美,因為你的完美定義,有時不是上面的人所要的,反而會浪費更多額外的時間。最後,永遠保持謙和的心與柔軟身段,傾聽他人並勇於學習,將職場生活視為人生旅途的一環,而非歸宿,我想職場將帶給各位更豐富的人生意義。
研發替代役並不單純是服兵役的問題,而是進一步牽扯到生涯規劃的問題。大家都會以為,研發替代役有穩定的工作,而且有時間陪伴家人,但實際上卻會被用人單位綁住三年,對於要出國發展的人無疑是一大阻礙。當時我們這一梯的成員,有近一半的人不知道研發替代役的制度細節,只知道可以不用當常備役就申請了。研發替代役是你對國家與用人單位的一種承諾,也是義務,因此要想清楚。了解你的人生規劃,以及用人單位的發展方向與自身能力興趣,決定好了就大膽向前不要再三心二意了。人生走過的足跡,每一腳印都是有其意義的,所以活在當下,享受這三年的過程,並奠定自己未來能跳得更高的基石。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