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研發替代役 研發替代役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981
置頂

威盛、晨星、凌陽IC設計類的面試心得

各家的面試都告一段落了。所以就把這段時間的心得分享一下, 希望對各位有點幫助。文章有點長有點亂,有興趣的人就耐心看一下吧~ 個人簡歷:113資工系,114資工所畢。 高中到大學一直走純軟體路線, 專題和校外工作經驗也是寫程式, 不過研究所以後突然轉行作數位IC設計, 有個自己的chip在CIC tape out了。實際上去掉大二必修的數位課程以外,硬體經驗大概只有一年多一點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大學的成績蠻差的,電子學和普物都有被當過,平均成績在65~85之間劇烈變動,最後還因為沒考上研究所延畢一年...這可以說是我求職時非常不利的一點。 我面試的時候有把CIC tapeout時的報告投影片紙本帶去,通常會花半小時以上在報告這部分,問到的專業問題也大多在這上面打轉。 不過這上面有一些圖像的結果,用印的效果完全看不出來,面試到最後一次才想到應該帶個USB去 -_- 衣著上我是都有穿襯衫去啦,不過其它部分就力求整齊而已, 有一兩次還是穿牛仔褲。 -MTK 第一次去面試就跑到這家, 其實還蠻害怕的,因為以他們重視成績單的情況, 我完全不覺得自己有機會 orz 當天預定面試的主管臨時有事, 所以來面試的是很年輕的RD, 人很和善但是他很直截了當地和我說, 以我的成績有困難~ 不過畢竟也是在意料之中啦。 -兆宏 這是主動通知面試的,因為通知得很早,所以沒啥考慮就去了。 我報告完以後就沒問啥問題了,他說覺得我很適合, 可能近期內就會通知,結果隔了一個多月也沒下文 XD -凌陽 唯一有作性向及語文測驗的一家。 英文我測驗的結果大概是中間水準,閱讀中上/聽力中等/文法中下,雖然我也不懂文法為什麼突然變那麼差... 前後去了兩次,都是和不同主管面試,內容也大同小異,就是針對ic design flow,還有我設計的chip提出各種意見。 -晨星 去了兩次,不過和所謂複試的情況不一樣,只是被不同部門分別找去而已。第一次的面試情況就和前幾篇推文提到的一樣, 四個RD一起進行口試大會,從演算法,架構,實作細節一路問下來,我光是報告的部分就被定在白板上定了100分鐘左右。 非常非常累,為了應付某些問題甚至要搬出同學的研究內容來回覆,其中也有部分問題回答不出來,但是整體來講還不至於有被問倒啦。 第二次就只有一位主管,為了避免和上次一樣被慘電,所以事前特地準備了一下...結果他突然對我大學的專題(3D圖學,c++)很有興趣,但是那部分實在太久遠了,結果被問到的時候只能提出個大概而已。這位主管很和善,不過他也指出我碩一的研究太偏重實作, 缺乏algorithm的創新,以後競爭力不足等等。 -威盛 雖然VIA今年情況有點微妙,不過因為私人原因還是特地跑去台北面試了。因為我本身是花蓮人,面試主管是台東人,所以聊得感覺還不錯~專業部分談完以後,也和他聊了一下VIA這幾年的轉變。 我們聊到為什麼要用硬體實作?function測試及驗證方式?sta?test coverage?演算法的獨創性?除了實作以外做了那些改良? chip完成後要應用在什麼地方?為什麼研究所改做ic design? 目前對軟硬體那邊比較有興趣?為什麼成績會不好? 為什麼延畢?做過的事情裡最滿意的是什麼? 我薪資問題一次都沒問過,因為八字都沒一撇跑去問薪資我覺得還蠻無謂的。我一開始有問工作時間,不過問了兩次都得到一樣的答案-看人,看狀況,所以後來也懶得問這個。 最後我乾脆以個人興趣來問,有問design時的一些問題處理方式, 業界對design flow的一些看法等等;然後針對一些版上看到的八卦我也問了,像是:S+切割子公司是不是怕被分錢?晨星是不是在哄抬股價?VIA撤出intel晶片組市場以後的走向?不過還是要提一下,問這些問題的時候我都是以很客觀的角度敘述,所以也沒有造成面試人員的反感就是了。 最早拿到的offer是S+的,複試以後我要求延到下星期一回覆。 雖然很多人和我說反正先答應下來事後不去也無所謂,不過我自己再三考慮,還是不希望還沒進社會就用這種方式做事情,所以已經決定要推掉這邊等晨星的回應了,不成頂多就去當兵而已。 而且星期三突然就接到晨星的錄取通知了,當下是毫不考慮就接受了,畢竟以公司潛力和面試情況來說,晨星都是我最想進去的一家公司,以我的成績來說,能得到這個機會實在非常珍貴。 像我這種率性而為的態度+普通的能力+偏低的成績,還能找到理想的工作機會,相信版上比我優秀的人很多,一定也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吧。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