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541
置頂

陽大、榮總合力發現鈄頸癌惡化奧秘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2014/12/11   
陽明大學、台北榮民總醫院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鈄頸癌惡化奧秘。研究指出,頭頸癌惡化時,會分泌各種細胞激素,誘使免疫細胞巨噬細胞聚集至腫瘤處,並「改造」這些免疫細胞成為癌症幫兇,加速腫瘤惡化、轉移。這項發現已於今年十月刊登於癌症醫學界具領導地位「癌細胞」期刊。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楊慕華教授領導的癌症研究團隊,在與免疫學專家陽明大學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陳念榮副教授,以及頭頸癌專家台北榮總耳鼻喉部頸部戴世光教授合作下發表這篇論文。
楊慕華教授表示,惡性腫瘤的組成包括種子(癌細胞)、土壤(宿主細胞)兩大部分。除了癌細胞,還需要許多其他種類細胞共同形成腫瘤,這些細胞包括免疫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等,此即腫瘤生物學中重要的「種子與土壤」理論。而腫瘤惡化的關鍵在於,腫瘤細胞能躲過患者免疫系統監控而持續生長,甚至重塑腫瘤微環境,使免疫細胞倒戈,轉而成為腫瘤細胞的「戰友」,幫助腫瘤細胞壯大、生長,這類腫瘤免疫學已成為最熱門的研究課題。
研究團隊發現,當腫瘤處於一種輕微發炎狀態時,腫瘤壞死因子可促進轉移調控蛋白Snail乙醯化,而這個訊號乃是誘發腫瘤微環境重塑的關鍵。Snail一旦乙醯化,就能誘發各式細胞激素產生作用,進一步吸引免疫細胞巨噬細胞聚集於腫瘤處。巨噬細胞原本會吞噬外來病原,但聚集於腫瘤處的巨噬細胞會受到癌細胞影響,反而去幫助腫瘤血管新生、惡化。楊教授進一步與陳念榮副教授合作,使用TNFα基因剔除鼠進行動物實驗,發現腫瘤分泌的TNFα正是操控這個惡性循環的元凶。
楊慕華教授指出,往後或許可以針對這樣的機轉研發新治療策略,預防頭頸癌進一步惡化。現在有些藥物為抗腫瘤壞死因子藥物,這些藥物說不定也能用來治療頭頸癌。但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才能有所定論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楊慕華教授指出,國外進行黑色素瘤研究時發現,癌症腫瘤大致可分為兩種:發炎與沒有發炎。當身體輕微、慢性發炎時,出現癌症的機率便會增加,像肥胖、人類乳突病毒等慢性感染都可能造成身體慢性發炎,進而增加癌症發生機率。

楊慕華教授解釋,並非所有癌症都一定與慢性發炎有關,也有癌症為基因突變引起,發炎與未發炎癌細胞比率約各占一半。由於近三、五年來才有越來越多人專注發炎與癌症之間的關聯性,因此目前對於發炎的定義還頗有爭議,往後若真的確認發炎定義,或許可以運用抗發炎藥物治療發炎腫瘤細胞。但對於沒有發炎的腫瘤細胞,就得運用其他方式做治療。
台北榮總耳鼻喉部頸部戴世光教授也提醒,癌症惡化情況與發現早晚有關,越早發現癌症病灶、加以治療,就越能減緩惡化情況,若發現得比較晚,癌症就越容易惡化,以頭頸癌來說,民眾若發現有聲音沙啞、吞嚥困難等現象,持續一、兩星期還沒有改善,就得盡快到醫院接受檢查、診斷。

楊慕華教授表示,頭頸癌以口腔癌患者居多,而檳榔、菸、酒都會增加口腔癌發生機率,民眾最好多注意這些危險因子。
台灣新生報

更多【正常班】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純日班】醫護生技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