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訓練模組「安妮」落伍了!北榮研發「阿榮」,讓急救訓練更準確、更有效率
記者/劉閔
相信有不少人在求學時期曾被要求學習「心肺復甦術(CPR)」,並且對著「安妮(Anne)」實施一系列的急救程序。如今在北榮教學部與急診部合作,共同研發出新一代急救訓練模組「阿榮(Arong)」,除了比安妮更為輕巧以及便於攜帶外,透過手機 APP 經由藍牙接收與紀錄所偵測的訊號,來紀錄學員進行練習的情形並加以分析,藉此提升訓練效率。
▲Arong(阿榮)急救訓練模組連接 APP,壓胸深度及速度偵測準確,且具直覺式回饋畫面 (圖/翻攝自台北榮總)
急救流程 5 年將更新 1 次
根據北榮指出,急救流程每 5 年會更新 1 次,因此即使經過急救訓練的人員如果沒有經常性且反覆的演練,其實很容易隨著時間拉長而變得生疏,甚至有可能在真正面對緊急狀況時而出現腦袋空白且不知所措,因此透過持續性的反覆練習是相當重要。
阿榮改掉諸多缺點 提升訓練效率
任職北榮教學部的主任楊盈盈指出,由於目前急救訓練所使用的「安妮」其單價高、重量重以及相關耗材成本極高,且訓練後還需以紙本為學員評分再逐筆鍵入,實屬相當耗時費力。為此,新一代開發急救訓練模組「阿榮」則具有重量輕、尺寸適中與好收納特點,並極具直覺式操作等種種優勢,讓訓練效率將有效提升。
另外楊盈盈補充表示,過去安妮教學老師只能用肉眼觀察施作是否正確,並目測有沒有下壓 5 公分與每分鐘 120 下,然而阿榮則具有科技優勢,並用科學方式偵測操作的正確度,讓整個急救訓練相對更為準確。
▲壓胸深度、速度正確畫面(左圖:藍色背景),壓胸深度大於或小於標準值畫面(右圖:紅色背景提醒);另建有節拍器功能,輔助調整壓胸速度,並以按鍵點選給氣及確認脈搏,可直覺操作練習 (圖/翻攝自台北榮總)
▲內建有五種訓練身分,包含:Leader、壓胸、給氣、電擊、給藥 (圖/翻攝自台北榮總)
選讀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本文由 科技島 授權轉載,原文〈不再是安妮!北榮新急救人偶阿榮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