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4/365|「期貨」與「選擇權」入門
在投資世界裡,除了股票、ETF,還有一類叫做衍生性商品(Derivatives),其中最常聽到的就是 期貨(Futures)和選擇權(Options)。這些商品可以幫助投資人「放大報酬」或「避險」,但風險也相對高。
什麼是期貨?
期貨(Futures) 是一種「合約」,意思是雙方約定在未來某個日期,以事先決定好的價格,買或賣某項資產(股票、指數、大宗商品、外匯等)。
例子:台指期(台灣加權指數期貨)
假設台股大盤現在在 18,000 點,你買進一口台指期合約,等於承諾未來以這個水準結算。如果一個月後大盤漲到 18,500 點,你就賺 500 點的差額;若跌到 17,500 點,你就賠 500 點。
👉 期貨的特點是「槓桿」,只需支付部分保證金(約合約價值的 10% 左右),就能控制大筆資金。這意味著報酬被放大,但風險也被放大。
什麼是選擇權?
選擇權(Options) 是一種「權利合約」,買方擁有權利,但沒有義務,去在特定日期、以特定價格買進或賣出標的資產。
看漲選擇權 (Call Option):賦予買方在未來用固定價格「買」標的的權利。
👉 例子:你買了一張台積電 600 元的 Call,若到期時股價漲到 650 元,你可以用 600 元買進,再賣掉賺差價。
看跌選擇權 (Put Option):賦予買方在未來用固定價格「賣」標的的權利。
👉 例子:若你持有台積電股票,怕跌價,就買一張 Put。假如股價跌到 500 元,你仍能以 600 元賣出,相當於買了保險。
新手該如何入門?
1.先了解避險功能
如果你持有大量股票,卻擔心短期大跌,可以透過「做空期貨」或「買 Put」來保護自己。
這樣就算股價下跌,避險工具的獲利能部分抵消損失。
2.模擬交易練習
許多券商或交易所提供「模擬帳戶」,能練習期貨、選擇權操作,而不用承擔實際風險。
3.從小開始
可以先觀察台指期、選擇權市場,了解合約規格。
若真的要下單,先用少量部位練習,避免一開始就重倉。
4.必懂觀念
槓桿風險:期貨只需少量保證金,波動一點就可能造成巨額損失。
時間價值:選擇權會隨到期日逼近而價值遞減,新手容易忽略。
風險管理:一定要設定停損,並控制資金比例。
適合誰?
如果你是保守投資人,期貨、選擇權 不建議作為主要工具。
如果你已有股票基礎,想學習避險或小額嘗試,可以從「保護性 Put」或「小型期貨合約」開始。
如果你只是想放大報酬,卻沒有完整的風險控管觀念,這些商品會非常危險。
📌 今天的理財微知識
期貨和選擇權像雙面刃,用得好能避險、放大利潤;用不好,可能瞬間爆倉。新手應先把它當保險工具,而不是賭博籌碼。
今天是我挑戰「新鮮人學理財」的第三十四天,
每天分享我學到的理財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