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度常見勞資爭議懶人包!
  • 人資必備 ChatGPT 指令
  • 國際護師節總統傳光肯定前線護理人員
  • 新人培訓多重要?別再認為新人會通靈
  • 後護系國考獲榜眼、探花分享讀書秘訣
1例1休 有問必答

專業領域

抓到流血、癢到休學!突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瓶頸,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最新健保給付條件解析,皮膚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在過去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許多困境,由於藥物選擇有限,患者經常得仰賴類固醇,而產生許多副作用,病情反反覆覆。許多患者也可能誤信偏方,而讓狀況惡化 (Image by Freepik)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 「那是一位17歲的高中生,拿下口罩便會露出嚴重發紅、破皮流湯的臉頰。他的身體與四肢也都是大片大片紅疹,因為強烈癢感,而佈滿抓痕,有些破皮滲血,有些已經結痂。」奇美醫院皮膚科鄭百珊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影響外觀,又非常不舒服,讓他無法好好上課、睡覺,已經休學超過半年。」 家屬四處打聽,嘗試過各種偏方。鄭百珊醫師說,其實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很大的進展,患者在使用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以及外用藥膏後,便有明顯改善。 回診的時候,患者說他隔天就已經幾乎沒有癢感,皮膚病灶也進步很多。鄭百珊醫師說,經過半年治療,皮膚病灶已幾乎清零,看不出之前曾經有嚴重發紅、流血、流湯的狀況。 鄭百珊醫師說,「最重要的是,患者已經回到學校,能夠專心上課,與同學正常的互動!」 在過去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許多困境,由於藥物選擇有限,患者經常得仰賴類固醇,而產生許多副作用,病情反反覆覆。許多患者也可能誤信偏方,而讓狀況惡化。鄭百珊醫師說,其實醫學一直在進步,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有很大的改變,治療成效顯著提升。 青少年族群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非常多,大約85%的患者兒時就發病。鄭百珊醫師說,因為癢得很厲害,患者會持續搔抓,白天在學校沒辦法好好上課,晚上在家裡也沒辦法好好睡覺,隔天到學校也容易打瞌睡,嚴重影響學習與生活品質。為了避免課業落後,家長都希望治療可以快速又有效。 青少年患者非常在意同儕的眼光,身上發紅、脫皮的病灶會造成很大的社交壓力,甚至可能遭到歧視或霸凌。鄭百珊醫師說,研究發現,兩成至四成的青少年患者有被霸凌的經驗,甚至有較高的憂鬱傾向、自殺意念。患者自然都希望皮膚病灶能盡快消失。 由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得經常回診,年輕患者平時又需要上課、上班,所以相當在意治療的方便性。鄭百珊醫師說,因為需要長期接受治療,患者也很關心藥物的安全性跟副作用。 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傳統治療包括口服免疫調節劑及類固醇,但治療成效較有限,副作用也比較多,類固醇更是不適合長期服用;而全身性照光治療則是礙於須經常往返醫療院所接受照光,對許多患者來說非常不便。 鄭百珊醫師說,隨著藥物發展,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已邁向精準治療,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與採用注射的生物製劑突破治療瓶頸,讓治療成效大幅提升,治療目標越來越高,副作用也減少許多。 臨床上會採用濕疹面積與嚴重度指數(EASI,ecze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評估異位性皮膚炎的嚴重程度。鄭百珊醫師說,「以前使用傳統藥物時,大概只能期待改善程度有50%。隨著藥物進步,我們已可以期待改善程度達到75%,甚至90-100%,皮膚病灶幾乎清零的狀態。」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健保給付條件 對於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健保採有條件給付,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使用過傳統治療,包括持續照光治療3個月,以及使用2種以上免疫調節劑,分別使用達到最高劑量3個月以上,但效果不理想時,醫師會協助向健保署提出專案審查,待通過後便可以使用。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有機會幫助患者達病灶清零、癢感歸零。目前已有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可讓12至17歲青少年使用,患者與家屬可主動向醫師諮詢了解健保給付條件,有助於大幅改善病灶並減輕經濟負擔。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在治療上的優勢是效果相當快,病人大多在吃完藥一、兩天內,癢感便明顯改善。」鄭百珊醫師說,「在癢感改善後,皮膚病兆也能持續改善,大多數患者可以達到75-90%以上的改善,也有許多患者的病灶能夠達到幾乎清零的狀態。」 相較於傳統藥物,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治療機轉較精準,副作用較少,安全性也較高。因為採用口服,方便性高、治療順從度也較高,畢竟有些患者很怕打針,而且頻繁回診打針對患者與家屬也相當不便。 ▲新型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治療優勢 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的問世,對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與家屬有相當大的幫助。鄭百珊醫師說,改善癢感與皮膚病灶,對青少年族群非常重要,不必再承受極大的身心壓力,且生活品質、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可以正常學習、社交、運動。家屬也不用再陪孩子失眠,或因為頻繁回診而影響工作。治療成效的提升,不僅改變患者的病灶,更扭轉了一家人的生活。 讓「異膚友善門診」幫助您! 近年來,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有相當大的進步,治療工具越來越多,能夠發揮極佳的治療效果。鄭百珊醫師說,皮膚科醫學會有制訂「中度或重度異位性皮膚炎醫病共享決策」幫助病友了解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評估方式與治療工具,能夠與醫師進行更完整的討論,選擇合適的治療。 ▲異膚友善門診 為了幫助病友找到合適的醫療團隊,異位性皮膚炎病友協會製作了「異膚友善門診」網站,能夠快速找到合適的醫師就近看診。 面對異位性皮膚炎,切勿迷信偏方。請與醫師密切配合,做好正確的皮膚照顧,接受正規的治療,才有機會讓病情改善,順利回歸正常的生活!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流血不止,好棘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治療保養重點提醒  肩膀痛、腳拖地可能是警訊!延長巴金森病用藥蜜月期 #sticker=https://www.1111.com.tw/job-bank/emplist/sticker.asp?agent=ETTCmedical&cs=02&tt=&m0=&d0=200302,200101&c0=&t0=&ks=&md=&w=635&h=435# 本圖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抓到流血、癢到休學!突破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瓶頸,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最新健保給付條件解析,皮膚科醫師圖文懶人包〉 護理師職缺         醫師職缺  藥師職缺             醫藥行政

流血不止,好棘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治療保養重點提醒,專科醫師圖文詳解

▲當患者血小板降低時,皮膚容易出現出血點,或是一片一片的瘀青,因此可能需要調高類固醇的劑量,然而在使用較高劑量的類固醇後,患者常感到生活品質變差 (photo by photoAC) 文/照護線上編輯部 「醫師,我的瘀青又跑出來了。」60多歲的陳女士一邊說一邊拉起袖子秀出手臂上的瘀斑。      她是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已經有十幾年的病史,因為病情的關係長期需要使用低劑量類固醇,雖持續回診監控,但血小板偶爾還是會降到很低的狀況,讓她有點擔心。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輸血醫學科陳玟均醫師指出,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a)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產生自體抗體攻擊自己的血小板,使血小板數量減少。正常的血小板數量約 15~40 萬/μL,而患者的血小板數量可能只有數萬/μL,甚至只有數千/μL,因此會增加自發性出血的風險。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ITP 的發生率約十萬分之五,較常發生在 15 歲以下、60 歲以上,或自體免疫疾病患者〔1〕。 當患者血小板降低時,皮膚容易出現出血點,或是一片一片的瘀青,因此可能需要調高類固醇的劑量,然而在使用較高劑量的類固醇後,患者常感到生活品質變差。陳玟均醫師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還有血小板生成藥物都是治療的選項,患者可以檢視自己的狀況或對於生活品質的期待,與醫師溝通適合自己的治療。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 血小板是非常重要的血球,能夠促使血液凝固,發揮止血的功能。陳玟均醫師說,當血小板數量過少時,就容易出現出血的狀況。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患者的皮膚可能有點狀出血,或是大片瘀斑,所以被稱為「紫斑症」。患者的黏膜也容易出血,例如流鼻血、牙齦出血、口腔出血等,甚至會有血便、血尿的狀況。女性患者可能有月經流血不止的問題。 如果出血發生在較關鍵的部位,例如顱內出血、腹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危及性命。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警訊 目前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是以類固醇作為第一線治療,透過抑制免疫系統來減少血小板的破壞。陳玟均醫師說,類固醇治療的效果快、費用低,但是因為在長期使用類固醇後,可能出現多種副作用,例如月亮臉、水牛肩、中樞性肥胖、血糖升高、血壓升高、骨質疏鬆、容易感染等,所以目前的治療指引是希望病人不要使用類固醇超過 6 週。 ▲積極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 陳玟均醫師說,「目前的治療準則是先給予類固醇,若發生嚴重出血時或是懷孕婦女、小孩則是可以使用免疫球蛋白做為第一線的治療,如果效果不佳或在6週內還沒有辦法拿掉類固醇,可能會開始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劑、單株抗體、血小板生成藥物等治療。」其中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能夠減少血小板破壞,而血小板生成藥物則能夠促進血小板生成,幫助提升血液中血小板的數量,包含需回醫院施打的皮下注射針劑以及口服藥物。在與陳女士討論後,為患者申請血小板生成藥物,讓血小板數量回升,並且減低免疫抑制藥物的使用。後續患者也順利停掉類固醇,減少病人擔心的感染、骨質疏鬆等風險。 陳玟均醫師補充,「如果血小板減少超過12個月,會考慮脾臟切除手術,以減少血小板的破壞。但是脾臟是個與免疫功能有關的器官,切除脾臟後可能會影響免疫力,容易遭到某些病原的感染,因此近幾年來,由於藥物的進步,已經較少人接受如此侵入性的手術治療了。」 陳玟均醫師說,以臨床上的觀察,血小板生成藥物的副作用相較於類固醇,較可以被病人接受,因此患者的服藥順從性普遍比較好,部分患者可能有肌肉痠痛、腸胃不適的狀況,也需要定期監測肝功能。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的治療目標是讓血小板數量至少維持在5萬/μL以上,患者於日常生活中比較不需要擔心流血不止的狀況,但也需要考量治療後血小板過高亦會有血栓產生的風險。陳玟均醫師說,在追蹤治療的過程中,醫師都會依照患者的狀況,適時調整藥物。 筆記重點記起來 1.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ITP是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血小板數量過少。 2. 症狀:患者的皮膚可能出現出血點或瘀斑,牙齦、口腔、鼻腔可能有流血不止的狀況,也可能出現血便、血尿、月經異常出血。請務必盡快至血液科檢查,以免造成嚴重併發症。 3. 治療: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會使用類固醇治療,一般建議不要使用超過6週。醫師會視病況搭配免疫抑制劑、血小板生成藥物等藥物,類固醇、免疫抑制劑能夠減少血小板破壞,血小板生成藥物能夠促進血小板生成。 4. 血小板生成藥物:分為針劑與口服兩種,長期使用的副作用對病患來說相對比較能接受,有助改善患者的服藥順從性,提升生活品質。 5. 提醒:在血小板數量較少時,患者要避免劇烈運動,減少碰撞出血的機會! 本衛教訊息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TW2309056147 參考資料: 1. Hung GY, Lee CY, Yen HJ, Lin LY, Horng JL. Incidence of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n Taiwan: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Transfusion. 2018 Nov;58(11):2712-2719. doi: 10.1111/trf.14915. Epub 2018 Oct 12. PMID: 30311951.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50歲以下罹癌率正飆升 英國發明首支癌症針劑可縮短75%治療時間  為什麼這麼累?4件事 可以恢復健康睡眠 #sticker=https://www.1111.com.tw/job-bank/emplist/sticker.asp?agent=ETTCmedical&cs=02&tt=&m0=&d0=200302,200101&c0=&t0=&ks=&md=&w=635&h=435# 本圖文由 照護線上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流血不止,好棘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症治療保養重點提醒,專科醫師圖文詳解〉 護理師職缺         醫師職缺  藥師職缺             醫藥行政  

高薪低報是老闆在保護你,別不知好歹!

這是我一個親戚他在某房仲業當主管所說,起初我還和他爭辯,違法就是違法阿! 但他給我看這新聞>>勞保繳24年…身故時無加保退休金被充公!   這天我與我這親戚爭辯,對話如下▼▼▼▼ 我:違法就是不對啊!哪來什麼互相省錢 親戚:對拉!公司高薪低報,你會損失很多,那為什麼很多政治人物或是大公司房仲有五萬的,通通高薪低報,來帶你一項一項看 1.資遣費 你想讓公司資遣你,拿遣散費?公司有上萬種逼你離職的手段,就算給你運氣好資遣,將來公司都很有可能被勞工局優先點名勞檢的公司,公司有這麼傻? 2.勞退6%短少、老年給付 你確定你能活到退休領到這錢? 你沒回到這歲數就先 ,(日語)壓美跌上去舒服找上帝了 你是一塊錢都沒有,最多讓親人領你的喪葬給付把你燒燒,就算你活到了,你覺得你能領多少? 我:我聽不下去打斷,照你這樣說誰還要守法? 親戚:我災拉!你法律系勞基法很強我都災拉~先聽我講完,然後給我這表情。 先聽我繼續講幾點就好 3.死亡給付 勞保從離職退保當日起,政府就會自動幫忙轉入國民年金,就算有欠繳的狀況,國民年金也有十年的補繳期限。 國民年金的死亡給付在事故發生後,五年內都在請求的時效裡,所以家人只要補繳勞保退保後到身故日期間的費用,就可以向勞保局提出申請「喪葬給付」或「遺屬年金」。 除非燒給你妳才有機會花 4.健保費 不管公司繳多少,並不影響你看病對吧! 5.加班費 計算會少拿錢沒錯,拜託強制補休雖然是違法,但是你要請的加班費,都會是你上班部門的成本,這是給你的上司壓力,也是給公司壓力,你出社會這麼久,還不明白? 6.勞保給付短少、失業給付短少,這一樣是老問題,公司不願意有事沒事走資遣,怕被優先勞檢被罰錢,所以盡可能趕走,不用給資遣費,當然你也別想領失業給付,勞保都賠成那樣了,你就算活到那天領多少都不知道? 7.自提6%更是蠢蛋什麼節稅,當然除非你薪資夠高,但你也得活到退休年齡 8.生育給付 亞洲國家教育,女權至上女人是公主,任性理所當人,男人養家應該,大家都是一樣薪資,你卻要求房車養孩子。 妳是女生敢生嗎?男生你養得起嗎?恩~除非遇到渣男渣女哈哈~ 聽到這我也無言了!也笑出了聲但是苦笑,讓我想到網友一首詩 一身清貧豈敢入繁華,兩手空空怎能誤佳人 三餐不繼哪敢拜高堂,公園為家何來立家業 9傷病給付、失能給付 基本上你發生職災嚴重到住院機率是很低的,當然你被車撞到住院,這時少領錢確實會有點不爽 大概就這一點比較機會遇到拉!還是建議你來房仲領五萬咖實在~ 新鮮人五萬捏~   當下的我竟無言以對,無法反駁! 畢竟我這叔叔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大家覺得公司高薪低報或是低薪高報,真的是在保護勞工嗎? 我覺得法律系畢業的我,當初真的選錯科了! 這個時代好像真的是錢先放到口袋最重要~

面試經驗

8間知名半導體企業面試心得:南亞電/南亞科/景碩/日月光/艾克爾/新唐/力積電/台積電|面試經驗分享

圖片來源: freepik 文/DCARD 網友 各位好,小弟是化材系碩士,最近在找工作,因受大家分享的面試經驗收穫頗豐,因此在這裡也獻上小弟跟各家公司面試的過程與結果,如果要知道薪水的話,可以私密我 1.南亞電 製程工程師 在當兵期間,便投遞的履歷,原本說好在4/8面試,但不知何故被改到4/14統一面試,也是少數需要到場面試的公司。 當天早上大概8點先到南亞電公司(蘆竹),一邊填資料一邊快篩,基本資料填完後,就是英文聽力考試和專業能力考試,英文聽力50題,但是該說是口音很重還是底噪很大,都聽不太清楚,答完基本上大概是40分上下;專業考試是考化工相關的基本知識,像是動黏度、卡諾熱機、吸附跟熱力學相關,也不算難,所以基本上考完,有去面試的都有通過初試。 之後就是依照回信順序開始進行的面試,一進去會議室,會議室的桌上會有一張英文要你中翻英英翻中,看3位面試官有沒有想要測驗你的英文能力,當天我是沒被測到(碩士應該都不會要你翻譯),但其他學士畢業的幾乎都有測到,一開始面試官就會問想要面試的職位,那因為當初一開始是投研發,所以就說想要研發職,但面試時才說這次沒有研發的主管來面試,因此沒有研發職,能不能接受製程,OK以後就會繼續像是基本的自我介紹阿,然後當時面試官主要是問,有沒有什麼想問的,那畢竟我是社會新鮮人,所以只問了工作內容,工作環境...之類基本的問題,最後為了讓主管有一點印象,還特地反問主管有沒有什麼想問我的,聊天過程大概15~20分鐘。 一個禮拜後OFFER GET。 2.景碩 製造工程師 因朋友推薦便主動應徵的公司,原本是應徵桃園的幼獅新廠,因為幼獅廠還在蓋,所以要先去新屋上班,但桃園人不提供住宿也不提供租屋補貼,因此我應徵的是新豐廠。 這家也是去現場面試的其中一間公司,到了以後就是一樣先填基本資料,然後做英文、邏輯測驗,英文測驗我是覺得不難,大概英檢初級到中級之間,邏輯測驗是104提供的,也不算太難。 填完之後就是跟副理的面試,副理給人的感覺就是人很好,也很好說話的感覺,也詳細跟我說明製造工程師與製程工程師的差異,也以大環境跟我分析我應該要去哪間公司,畢竟不希望發生一進去就離職的狀況,因此有大概跟我分系來景碩跟其他公司的優劣,主要優點大概整合成以下幾點: 1.常日班8小時,基本上只要加班1~2小時,這是網路上也都查的到的風評。 2.製造會擦邊到製程與設備的東西,因此若想換部門歷練,會比較好上手,也比較歡迎。 3.跟南亞電一樣,受益於市場環境,還會火幾年,因此不失為一個可以撈短期的工作。 一個禮拜後,OFFER GET 3.南亞科 薄膜製程 這家也是在當兵時主動投遞的,面試通知來的還算快,是用視訊面試,主要一開始就是先跟你說待遇阿,然後在跟主管面試,因主管當天不在,所以是同單位但管理不同工作的主管來面試,主要是說工作環境、工作內容,最主要的地方是在說要研發職的話需要自己爭取,畢竟目前新進來的很少是本科系,所以如果希望可以去研發職,需要自己爭取,但起碼都要先當輪班工程師2~3年,看過工作表現後,常日班有缺才能轉常日班,也強調之後要蓋新廠,所以轉常日班的機會很大,那主要還是都聊怎麼處理研究上的問題等。最後面試完,如果主管滿意的話,HR才會請你做英文測驗,題目難度就是類多益難度,因為研究所跟當兵太久沒唸英文,做完大概510分。 隔天馬上就打電話跟我說我可以去了(OFFER GET)。 4.日月光 製程工程師 這家也是在當兵時投的,想說可以去面試看看,離家也算近。 一開始也是HR先來跟你說公司福利、待遇這樣,然後也會叫你自我介紹、遇到的挫折怎麼處理之類的,之後跟主管面試,主管給我的感覺也是不錯,主管主要是問論文的研究方式,材料選擇,還有如何把這個東西商品化,最後才是跟我介紹工作內容、環境,基本上是10小時工作,有彈性上下班,先不論 PTT 上怎麼說,畢竟沒有實際去工作過,所以聽到的工作內容覺得還行。 面試完,如果主管滿意,會請你去公司做英文、邏輯測驗,但因為之後已經收到其他幾家公司的 OFFER,且薪水明顯高了一截,所以就打電話去婉拒了測驗。 延伸閱讀>>認識半導體製程:了解製程工程師的工作內容、履歷面試準備與薪資待遇  5.艾克爾 產品工程師 這家是他們在104看到我履歷後,主動請我去面試的公司,因為時間過得有點久了,忘記 HR 問了什麼,那一次會跟3個主管進行面試,但主要是跟其中一個主管聊天,可能是因為工作內容的關係,所以他們比較偏向表達能力,那職務內容主要是跟外國客戶與廠內產線去做接口,負責把外國客戶的內容設計好後,在給廠內進行生產的工作,因對語言要求較大,所以面試完期間就表達可能沒辦法做好這工作的意向,所以沒有給我 OFFER。 6.新唐 設備工程師 這家是我在104自己找的,履歷應徵過後馬上就有通知,希望我面試,一開始就會先寄英文跟邏輯測驗給你,寫好後寄回,基本上英文大概小學程度。面試的話一開始就是跟主管面試,也是問一些壓力調適,然後介紹工作內容、環境,之後就是聊天,也是在跟我分析新鮮人應該找的工作等等,基本上面試沒有壓力。 目前無聲卡 7.力積電 洗淨製程 這家因為很多大學同學都在裡面,所以也試著投了,也馬上就希望我去面試。這家 HR 好像不會問問題印象中,基本上都是薪水跟福利的介紹,當然還是要等最後核薪。之後的主管面試,基本上也是問壓力調適還有介紹工作內容、環境,也是少數說一年要輪半年的大夜的公司,但因為是小部門,所以比較沒有壓力,其他同學也說這職位應該算是最涼的。 2個禮拜後,OFFER GET 8.台積電 設備工程師 這家主要是在他們網站上登錄履歷,他們自己來找我面試的,不知道是因為時間問題還是風格? 我只有面到主管,沒有跟HR面到,基本上就是主管會問一些研究遇到困難怎麼解決之類的老問題,還有介紹工作等等,最後還有問到說願不願意去台南場出差,我也說可以,但不知道多久會確定是無聲卡還是錄取,目前1個禮拜了。   文由 DCARD 網友 授權轉載,原文: 《 面試分享 #南亞電 #南亞科# 景碩 #日月光 #艾克爾 #新唐 #力積電 #台積電​​ 》

傳產&科技業 面試心得|面試經驗分享

圖片來源: freepik​ 文/DCARD 網友 Hi, 大家好 鑒於網路上許多前輩分享不同家公司面試經驗,小弟最近也成功上岸 因此想憑著記憶來分享幾家面試的經驗。 小弟背景混血116碩,有機械&微薄光學背景,去年8月畢業,等當兵到今年5月才當完,英文程度普普通通,多益6xx。 事前準備: 在當兵前,小弟準備面試中常見的問題,因為自身可能想進入外商,所以除了中文回答外,同時也準備英文的問答,也準備好2種版本的中英文自我介紹投影片(5min & 10min),而履歷部分只有104履歷以及自製英文履歷。 目前下來面試總計有9家,無備註皆有錄取,部分沒到核薪階段。 傳產:富世達(無聲卡),工研院,中石化,台塑石化。(4家皆為主動104詢問或寄信方式) 科技:國巨(無聲卡),荏原(無聲卡),日立先端,台積電,日立光。(職位皆為設備,除了日立光是機構工程師)。 1.富世達-機構研發工程師 此為視訊面試,面試前有機械專業考卷,英文線上測驗以及比較特別的面試中會需要做數獨測驗。 面試時長約2小時,流程大概是先考數獨後跟人資面試,最後再與主管面試。 面試難度不高,都是一些基本問題和請你自我介紹。 結果:無聲卡 2.國巨-設備工程師 此為視訊面試,面試前人資會請你準備一份自我介紹投影片,面試時間也是約為2小時,先與1位主管面試後人資。 主管會針對你的投影片進行提問,比如說他不懂的地方,會請你再解釋和問這研究在業界上有什麼幫助。 接著主管會開始詳細介紹工作內容,比較有趣的是,主管會介紹中下一句突然問你剛剛的內容有沒有理解甚麼,也問了你有沒有在學中印象深刻的例子,自己在學校外的實作經驗,對於國巨了解多少和知道他們的產品試用甚麼的製程嗎? 之後跟人資面試,比較像在聊天,問你期望薪資,介紹薪資制度等,最後問了一句對這次的面試打幾分(1~10分)。 整體面試難度雖不高,但是有幾題我認為自己沒答得很好,如對公司的瞭解或是製程,因此建議想要面試拿到offer,可以對公司方面做足功課。 結果:無聲卡 3.工研院-機構工程師 此為現場面試,面試時間為一小時,與一位主管和應該是工程師進行面談。 一開始請你自我介紹,這邊我開始自備筆電,以投影片方式進行。而因工作內容與我的碩論有很大相關性,多半的問題都是跟論文有關(我有帶我的論文去),最後結束問你有什麼興趣收場。 面試難度不高也不低,針對你的碩論進行提問,比如說你怎麼做,為甚麼會這樣先設這樣的條件,以及跟儀器有關問題,畢竟是自己做的論文,問題沒有難到我答不出來。 結果:2週後,口頭錄取 4.台灣荏原-CMP設備工程師 此為現場面試,地點在南科,面試前要換證,建議早到。 面試主管為一位經歷和部門主管,會先請你自我介紹,接著經理會以投影片方式介紹工作,期間會有英文的警示標語,請你唸出來以及講出大概的意思,也會有電路圖,氣缸問題問問你。接著問你能不能接受設備這樣的工作生活,希望求職者可以先想好。 面試時間大約一小時,結束之後並沒有第二個關卡,等待人資通知。 結果:無聲卡 5.日立先端-CD-SEM 設備工程師 此為視訊面試,總共有三關,第一面與2位主管面談,一開始請你自我介紹,這邊需要中英文版本,結束之後就問問你怎麼想來我們的公司,研究中有沒有遇到甚麼困難,團隊合作經驗,學習新知識的態度如何以及未來的規劃,此外也會問能不能接受的別的地區支援等問題,時間大約一小時。 大約2週後,主管打來詢問有沒有意願參加下次的面試,這邊開始就會由人資聯絡約時間。 第二面與人資線上面談,主要問你求職狀況,期望的薪水,為什麼想來公司,接著介紹薪資有關的資訊以及給予一些下一關面試的建議。 第三面,由一位人資主持,經理級別的主官和部門主管的多人面試,在這之前如果人資有提說日本的董事如果會參與的話,要準備英文的自介與問答,但我這場剛好沒有,我的投影片約為5頁,5分鐘以內結束,之後人資會開始詢問每個主管有沒有甚麼問題,很像口試那樣,問題大致上,你的研究可以應用在哪方面,研究中遇到甚麼困難和用甚麼方式解決,對未來的規劃如何,最後人資問說有拿到offer的話,多久後可以來報到,整體時間半小時結束。 結果:offer get 6.台積電-黃光設備工程師 此為線上面試,相信有很多其他前輩的分享,這邊就不贅述了XD,如果有甚麼問題可以在留言區問,盡量回答,從面試到結果時間約為一個月。 結果:offer get 7.中石化-機械工程師 此為現場面試,地點是高雄小港,在面試之前,人資會給你寫一張考卷,包括機械基本知識,數學題,寫完考卷後就開始與三位主管面試,先請你自我介紹,接著問你為什麼想來這,知道公司做甚麼嗎,傳產跟科技業自己比較偏向哪邊,可以接受現場工作嗎,其中一位主管是從半導體業跳來傳產,因此也聊了滿多他的經歷,整體時間大約1小時內。 接著與人資聊有關公司的社團和薪資制度等,還有跟廠長聊一下工作有關的事,之後剛好我的興趣是養魚,他的辦公室也有魚缸,就在這方面聊了一下。 結果:offer get 8.日月光-CIM 機構設計工程師 此為現場面試,地點在高雄楠梓,面試前會有英文考試以及機械專業考卷。 接著開使等待人資叫名,第一關與人資面談,先簡單的自我介紹,資料的確認,問你為什麼想來日月光,手上有多少的offer,之後問你有沒有想問的。 下一關與2位部門主管面試,先做自我介紹,針對我的投影片提出一些疑問,我裡面提到我大學和碩論做了哪些事情,但碩論內容可能與工作不太相干,因此主管會疑惑自己是不是沒有想好,以及問你對於面對上面的責罵的處理態度,整體談對工作內容偏少,算是跟別的面試不同的經驗。 結果:口頭錄取 延伸閱讀>>日月光工作心得跟薪資待遇分享 9.台石化-大專儲備幹部 此為現場面試,地點在台北,工作地方則在麥寮。 一開始報到,準備他要的資料,會拿到一個信封跟問卷,記得帶筆的,填寫完之後,就開始等叫號面試,因為是一個一個叫,會等多久不知道,我看到有些人會超過中午,但他們也有準備麥當勞餐點,也很貼心。 面試過程中,有3位主管,他們會很認真看你的在校成績,不過我的成績還都不錯,因此也沒問甚麼,接著請我自我介紹,問我對麥寮印象怎麼樣,可不可以接受在麥寮工作,與人相處的狀況,會問想到哪個主管負責的事項工作,最後請你唸桌上的英文文章,想看看你唸的流暢度。 面試時間感覺不到20分就結束了,如果成績學歷都不錯,在這間很有機會錄取。 結果:offer get 從退伍到找工作,大概花了快2個月時間,投遞的公司其實有很多家,但有面試的可以說沒很多,上面的順序只是我進行面試的公司排序,不代表任何和意義。 小弟建議,有第一志願的公司,可以在前面安排幾家自己覺得可以的公司職位,作為面試的經驗,在面試過程中,慢慢建立自己的自信以及積極的態度,提前思考自己具備甚麼特徵,也建議有時間可以參加學校舉辦的就業博覽會,先了解你想去的公司訊息。 以上,是我憑記憶打出各家公司的流程,如果有不太完善的地方,請見諒,有想問的都可以留言,我盡量回答。 最後,祝大家可以在這寒冬找到自己想要的offer。 延伸閱讀>>四家科技大廠面試考題大揭秘,面試台積電、美光、聯電、系統廠-設備、製程工程師看這篇就夠!   本文由 DCARD 網友 授權轉載, 原文: 《 傳產&科技業 面試心得 》

業務工作全台跑、禮自費?過來人吐露行業中的辛酸|工作甘苦談

業務的說話技巧、魅力展現在談案子時十分重要。示意圖:123RF 眾所皆知,業務並不是一份輕鬆的工作,卻因給人彈性自由的印象,而仍有眾多求職者前往挑戰。曾擔任船務業務5年的余小姐受訪時說,業務每天都在上演不同的狀況劇,心態上的準備、講話的感覺,以及你散發出的氣場非常重要。 余小姐表示,不管甚麼產業,業務都是很辛苦的職位,而當初她的情況更為特殊,因為部門是新設立的,所以一切必須從零開始,沒有任何前人的幫助和指導,要一個人慢慢摸索,一步一步做業績、打基礎。「不僅沒人教,所有事情還必須自己來、任何單都要現場觀看。」她指出,在工作的這5年間,一年四季都必須親自全台拜訪客戶,就為了業績表現。 「很多業績要自己做,三節要自掏腰包買禮盒給客戶,拜訪客戶時買的禮盒也都是花自己的錢。」余小姐回想當初跑業務時,剛開始不僅沒賺到甚麼錢,每個月自掏腰包補貼的金額扣下來也沒什麼剩;而每個月的結算日若業績沒有達標,主管就會開始盯,同事們也都會閒言閒語。 如果新鮮人想進入業務界,余小姐建議,最好要有一定的底子,或相關產業轉殖過來,一方面對產品夠熟、一方面也比較知道該如何運作。「業務這一行很辛苦,可能會一直被罵,要外向活潑、大方表現,重點是臉皮要夠厚。」她說,業務重視的是自信的展現,說話穩健不吞吐,才能以言服人! 延伸閱讀>>一到報稅季忙翻天? 10年會計揭密行業現況 文由 1111產經新聞 授權轉載,原文: 《 全台跑、禮自費?5年業務聊工作甘苦​​ 》

工作甘苦談

護理師的無奈:為何病患總是覺得我們能力差?

▲很多時候,臨床上真的很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護理師,而這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病人或家屬不曉得的 (photo by YJ-Lee from flickr,CC BY-ND 2.0) 文/醫療金筆客 看到社群的 PO 文內容,心有所感,現代的醫院,已經很難徵到所謂「有能力」的護理師了! 在民眾的眼裡專業護理師是什麼?  趕快讓我看到醫生,趕快幫我治療  一針就上,快又準  最好隨 call 隨到  有求必應  最好像瑪莉一樣,有訂餐、訂飯、修遙控器(電視)、修理冰箱、修理百葉窗、修理櫥櫃、通馬桶的能力 這就是台灣對護理師的期待,上述前 4 項是病患的要求,最後一項則是病患家屬的要求。只要具備這些能力,不管你是誰,新手也可以成為老屁股。 前提是~這樣很困難嗎? 反映上述回饋 1. 要看到醫師是真的很困難,首先不是只有護理師荒,連醫師都缺到找不到醫師了,現在連專科護理師都缺,台灣的醫療慘況就是如此。然後現在護理師缺,3 班護病比高,連第一趟出車(病房)給藥都要花更多時間,治療當然會延後;加上急診病患留觀數量龐大,急診護理師人力更是短缺,導致無法全面包辦所有患者,躺在走廊病床的更是無法兼顧。這就是台灣高護病比的後遺症,所有醫療就是一個字,等! 2. 病患最喜歡一針就上,可有時候偏偏事實與現實就是不同!舉例來說,洗腎患者血管脆化(高血磷知識),長期使用類固醇,表皮薄如紙,一捏手臂就破皮,造成困難施打;而長期使用抗凝劑,一打血管就破又腫起來;或者長期臥床臥到都四肢攣縮的狀態,怎麼找就是找不到血管....筆者可以寫出 10 幾個原因打不到血管針。臨床真的就是這樣,像寫文章的昨天,筆者有個病患要做電腦斷層,花了 3 個超過 10 年的護理師打靜脈針,總共打了超過 20 針還打不上,弄了快 1 小時,最後連醫師都放棄做有顯影的檢查,你說我們技術差嗎?還是真的是病患的問題。 3. 呼叫鈴變成服務鈴!走到病房裡面原來是病患要下床廁所,家屬早已消失,病患想喝水,偏偏沒家屬,病患想吃飯,又沒家屬,往往都是一個沒家屬,把求救鈴當服務鈴心態,因為家屬不陪伴,又不花錢請看護,住院的健保費從來都不是去消費護理師的,而現實的民眾就是這樣,從來都不是因為點滴滴完才呼叫(很少部分還是有),這就是病房的生態,隨叫隨到,面面俱到。 ▲隨叫隨到,面面俱到,這就是現在病房的生態(photo by photoAC) 4. 在有限的健保費,患者希望賺到更多治療,希望能多打一點針劑,多開一點藥物,多做一點檢查,拚了命的要求不必要的事情,往往浪費很多不必要的健保資源,去免一個投訴要花心力處理。 5. 不管有沒有家屬,護理師需要當水電工(超級瑪莉歐水管工人),幫忙修理各項電器,有冰箱要除霜洗冰塊,通阻塞的馬桶(這個只要是病房出來的都會有經驗),遙控器換電池、換捲筒衛生紙,地板太濕大夜沒清潔,又再一次展現家庭主婦的功力。   以上就是民眾心中專業的護理師形象,而不是有能力可以解決問題的護理師,所以在台灣的醫療信任度真的不如從前,病患只信醫師,覺得護理師只是打針、給藥的工具人。你們不知道的是,很多有能力的護理師,都是在沒人看到的地方幫助患者很多。在有經驗能力的護理師下,病患才能有更好的治療品質。 我的經驗如下: 1. order開立錯誤:把 levophed 開成 4amp +N/S、cordarone 1amp in N/S 100ml IVD,或是 oxacillin 1000mg Q4H IVD,在民眾眼裡只是個單純的一串英文字,但若是出現在醫療上,這就成了致命的錯誤!醫師也是人,是人都會有失誤,實際上還有更多 order,都是由有經驗的護理師第一手發現,趕快通知醫師處理的。然而現在流失這麼多有經驗的護理師,你覺得臨床品質能更好嗎? 2. 在第一時間發現病人意識改變,呼喊求救,而急救也是一門專業,並非臨時演練的假人,如果沒有專業的護理師,在急救過程中,不管你是 leder 或醫師,你都會很想罵人或很想哭出來。我曾經看過病人插管,學妹 dormicum 泡 N/S 100ml IVD,醫師白眼都翻出來了;還有血糖只有 20mg/dl 病患,學妹說叫傳送去領藥,當場被罵說:快去開急救車....這就是專業護理師與新人的差異性,臨床經驗。 3. 資深的學長姐,會從自己病人抽血報告或檢查中發現端倪,先第一時間告知忙碌的醫師或值班醫師,以免發生生命徵象危險。如:最近遇到的,開刀前醫師只開了CBC、SMAC,居然沒開備血,有經驗的學姊就有預備及馬上通知醫師補開 order;鉀離子 K:6.5,第一時間通報醫師、急救車藥物、生理監視器馬上開立,馬上處理病患,免於心律不整而產生的 CPR。   很多時候,臨床上真的很需要有經驗/有能力的護理師,而這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病人或家屬不曉得的,最近聽到一個很有趣的討論,醫院在 Google 上的評價都會有民眾罵說:護士態度差、不爽就不要做!結果真的應驗了,很多人是真的很不爽,結果弄得很多醫院出現離職潮,很多有經驗的人才護理師流失,看看現在有多少醫院在徵護理師,沒走的只剩下新人跟走不了的人。正因為民眾不懂醫療體系、不尊重專業,未來只會讓自己的健康走向末路而已。 健保這條路會不會越走越短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臨床的窘境真的太困難了,往往有能力,會做事的護理師,很難被人發現,因為它們在默默的做事,只是身為病患的你/妳,不知道他做了什麼而已。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千萬不要拍護理師背部  在台灣,誰還做護理師? #sticker=https://www.1111.com.tw/job-bank/emplist/sticker.asp?agent=ETTCmedical&cs=02&tt=&m0=&d0=200302,200303,200301&c0=&t0=&ks=&md=&w=635&h=435# 本文由 醫療金筆客 授權轉載,原文《 千萬不要拍護理師背部 》 作者:醫療金筆客 現職為資深臨床護理師,因為面對多種大型醫院時代,仍選擇為台灣的血汗醫院持之以恆努力 護理師職缺         醫師職缺  藥師職缺               醫藥行政

日班護理實習的一天-做些什麼?

▲期望台灣能對醫療產業更加重視了,否則熱忱也是會熄滅,耐性也是會被耗盡的 (示意圖非文中當事人\photo by photoAC) 文\偶是斜生 每日早晨 多數大學生都厭惡早八,我也是。但身處醫療行業......什麼早八!?我們早七!有時還要更提早到來準備病人交接的資料,又名「交班」。通常七點初,實習生就會在醫院的護理站報到,並瘋狂的查詢照顧病人的資料,因為倘若接下來的「交班」有些許疏漏、不清楚,不僅僅危及到病人的安危,更危害到自己實習成績的安危!依照單位的不同,莫約在八點的前後三十分鐘進行交班。通常日班一名學姊會負責7~9個病人,為了不拖延到九點的「治療時間」,護理站就像是一場沒有秩序的音樂會,此起而彼落,這時就是考驗實習生們的「聽力」與筆記「手速」的時候了。治療過程其實是相對輕鬆的,畢竟大多的技術在學校就已經有所熟悉,給藥、傷口換藥......等。 紀錄漫天 工作轟炸後,是否想要休息片刻?喝杯咖啡再繼續打拼?想多了!你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通常在做完治療後,就會有漫天的紀錄等著你做輸入,加上此時會有主治醫生帶著大大小小的「醫學路障」進行查房。護理師與實習生也必須在一旁聽病人有什麼對於醫療的反應,又或是醫生額外新增了哪些處置。 匆促的午餐時光 午餐!似乎是一日的唯一休息時光。那正在閱讀的你還太天真了,通常在十一點時會有第二次的治療時間,在給完治療後也要再上新紀錄,這些事情必須在下午一點前完成,因為到時候也會有一次的「循環」。因此真正留下來給你吃飯的時間寥寥無幾,能在餐桌前坐上30分鐘的人,除非他今天手速快,或是病人幸運的很少,但這些都很少發生。 無盡的會議 實習生吃完午餐了,也跟著學姐做完下午的治療與「生命徵象」的測量後。學姊們會繼續進行上午的循環,而實習生們則是要進入另外的考驗,無盡的會議!會議要做什麼呢?上午的實習狀況檢討大會、個案報告、醫學常識報告......通常表定是開會到三點,但往往會莫名的拖到更久。 補進度、準備下班 還記得會議期間,學姐們都在做什麼嗎?沒錯!他們在上班!(廢話!!! 也因為工作持續的進行著,病人的狀況有時也會有所變化,身為實習生本來就比較生疏。那麼該做什麼應該很好猜吧?查資料阿!而且在查資料的過程學姐可能還會想帶著你一起去做治療。 交班時刻! 通常這個時候會是一般上班族最期待的時刻,因為下班時刻就在眼前。但對於護理這個行業,下班前,又會是一場混戰。還記得美好的一天的開始嗎?那個溫暖的陽光、擁擠的電梯、像是戰場的護理站!護理實習生要做什麼?通常在實習的末段,老師通常會要求你也要上場進行「交班」,這也是為何先前要不停的查詢病人資料了,還記得那句話嗎?「有些許疏漏、不清楚,不僅僅危及到病人的安危,更危害到自己實習成績的安危!」 作業!資料!熬夜! 下班!好似可以回去那個溫暖的小窩,安安穩穩的睡一覺了。 夢很美!前提是你有時間睡覺!每日的下午會議,所有的資料都是在下班後才有時間可以進行查詢與製作。外加老師會針對每個人的病人各自提出問題,這些的解答都是必須要立即解答的,畢竟......還記得那句話吧? 實習總結 好充實呢!真是上進的每一天! 我想,很多人認知中的護理工作,多半就是發藥、換藥之類的,但其實還有很多如被抱怨電視遙控器沒電、護理師我可不可以去抽菸、辦理出入院、滿山滿海的病人紀錄...等的「瑣事」,每日的工作根本就是一個人當三個用,普遍都要超時加班,但薪水水平已經停滯十年以上了。 護理這個行業真的需要很大的熱忱才能堅持下去,居高不下的護病比、低廉的薪資待遇、不平等的社會地位、病人的酸言酸語、比表定八小時還長的高工時、可遠觀而不可得的加班費...等。最諷刺的是護理師執照屬於國家「高等」考試...? 只能期望台灣能對醫療產業更加重視了,否則熱忱也是會熄滅,耐性也是會被耗盡的。期望醫療產業的未來能更加的美好。 各位!醫院快沒有護理師啦!健保多繳些別再浪費啦!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在台灣,誰還做護理師?  千萬不要拍護理師背部 #sticker=https://www.1111.com.tw/job-bank/emplist/sticker.asp?agent=ETTCmedical&cs=02&tt=&m0=&d0=200302,200303,200301&c0=&t0=&ks=&md=&w=635&h=435# 本文由 偶是斜生  授權轉載,原文《日班護理實習的一天-做些什麼?》 護理師職缺         醫師職缺  藥師職缺               醫藥行政  

疾病的守護者,醫療人員也面臨職業傷害

作者 / 張中維藥師 當遭遇到職業災害時,我們時常尋求醫療的協助,但你是否曾想過在醫院環境中,醫療人員同樣也面臨許多職業災害的風險。 醫療暴力的新聞層出不窮,醫療人員在治療患者時除了要處理患者及家屬的焦慮情緒外,還得留意感染風險以及家屬失控情緒可能造成的威脅。 在醫療領域有許多不同職業類別,其中包含:醫師、藥師、護理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檢驗師、放射師、心理師、社工師等等。不同職業類別由於工作屬性的不同,可能面臨的職業傷害也有所不同,但他們都同樣都得面對生物危害、化學危害以及高張力環境等挑戰。 生物危害 經歷過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勢必對於傳染疾病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醫療人員時常需要暴露在可能存在傳染性微生物(如: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的環境下,因此感染成為最常面臨到的職業傷害。愛滋病、B 型肝炎及 C 型肝炎等疾病可能透過患者的血液或體液傳染,容易與患者有直接接觸的醫療人員(如:醫師、護理師、檢驗師、治療師)如不慎遭針扎,或未穿戴手套、隔離衣等防護服裝,便可能遭到傳染。肺結核、流行性感冒以及新冠肺炎等疾病則會透過飛沫傳染,雖然臨床上可以透過隔離的方式來減少院內傳播,但仍需要有第一線的醫護人員直接接觸患者,進行照護。長時間穿著密不通風的隔離衣物,可能造成熱傷害或濕疹等職業傷害,配戴 N95 時間過長則可能使醫護人員出現呼吸速率上升、臉部耳朵疼痛或感到呼吸困難。 化學危害 治療疾病的用藥中,不慎接觸或吸入特定藥品,可能對人體造成危害。誤觸部分化療藥品可能導致皮膚顏色改變,而某些藥品成分在吸入後則可能有致畸胎性。因此當藥師在進行藥物磨粉及調配化療藥品、護理師為患者稀釋藥品或給予患者霧化吸入劑的過程,皆存在誤觸藥液或吸入藥品導致職業傷害發生的風險。雖然配戴手套有助於避免直接接觸藥品,然而醫療人員在使用乳膠手套後可能仍面臨接觸性皮膚炎的困擾。 除了藥品所帶來的潛在危害,為了有效防範病原體傳播至其他患者,醫護人員必須勤於清潔與消毒雙手,以確保感染管控的落實。然而,長時間使用這些清潔劑可能引起皮膚乾燥或皮膚炎等不良反應,而皮膚上若有傷口存在,更可能導致刺激症狀的產生。 工作壓力 臨床上的醫療決策、疾病的黃金治療時間以及面對生離死別的情境,對於醫療人員而言,都是極大的壓力來源。在醫學教育的過程中,雖然培養了醫療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無私奉獻精神,然而缺乏適當的壓力紓解和充分的休息,可能會對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輪班及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可能導致醫療人員出現焦慮、抑鬱、失眠等情緒問題。在繁忙的工作中還需同時承受情感壓力,例如需要告知患者或其家屬不好的診斷結果,或者面對病情惡化的情況。這些因素都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此外,長時間的工作和壓力可能導致身體出現生理問題,例如消化不良、頭痛、心臟負擔增加等。缺乏充足的休息和運動,則可能使醫療人員容易感到疲勞,進而影響他們的工作表現和身體健康。 心理創傷 醫療人員常常置身於各種緊急醫療情況、病患的痛苦、死亡、家庭悲劇等。這些經驗可能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造成持久影響,甚至引發心理創傷。此外,醫療人員的職業特性可能導致他們在處理創傷事件時壓抑情感,因為他們需要保持專業和冷靜的態度。這種情況可能使他們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對心理健康造成潛在的損害。 肌肉骨骼傷害 外科醫師在手術過程中需要長時間保持相對固定的姿勢,進行精細的操作。這可能導致他們出現背部和頸部的疼痛。護理師、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在照護患者時需要幫助他們進行運動和復健,但在幫助患者移動、支持患者身體重量的過程,卻也可能增加自身的肌肉骨骼負擔。 除了上述幾種醫療人員可能遇到的職業傷害外,還有一些其他潛藏的風險需要考慮。例如,藥師在進行藥物調劑過程中,容易不慎被藥物鋁箔刮傷,而放射師則經常需要處理放射線設備,可能暴露在放射線環境中,增加放射線相關的健康風險。另外,進行內視鏡手術或顯微鏡手術的醫師,由於需要長時間盯著螢幕或顯微鏡,可能導致眼睛疲勞、視力受損問題等。 為了保護醫療人員的健康和安全,醫院及政府應更加重視醫療人員可能面臨的職業傷害。這包括提供適當的防護裝備,如口罩、手套、隔離衣等,以保護他們免受生物和化學危害。同時,應該更重視心理健康議題,提供心理支援和諮詢服務,幫助醫療人員應對工作中可能產生的心理創傷和壓力。   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這是什麼神操作!學妹手被玻璃劃破流血,學姐竟秒拿血糖機?  護理師在急診室中遭酒醉家屬毆打,可以算職業傷害嗎? #sticker=https://www.1111.com.tw/job-bank/emplist/sticker.asp?agent=ETTCmedical&cs=02&tt=&m0=&d0=200302,200303,200301&c0=&t0=&ks=&md=&w=635&h=435# 本文由 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授權轉載,原文〈疾病的守護者,醫療人員也面臨職業傷害〉 作者:張中維藥師 臺大醫院藥劑部院聘藥師、愛仁醫療社團法人愛仁醫院藥師、台灣年輕藥師協會理事 護理師職缺         醫師職缺  藥師職缺               醫藥行政

學生

【奇芽子的學習筆記專欄】研究所申請 面試三折頁的作法⁣ 準備三折頁快速讓教授認識你⁣⁣

▍研究所申請 面試三折頁的作法⁣ 準備三折頁快速讓教授認識你⁣ ⁣ 將知識與經驗種下,⁣ 會逐漸發芽成長茁壯~⁣ 一起來播下知識的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自我介紹⁣ 這部分可以參考系所的課程目標,讓自己的自我介紹跟系所特質有對應到,主要可以提到自己的研究興趣、關心的議題、過去的經歷。⁣ ⁣ ⚘ 照片⁣ 放正臉、背景單純的個人照片。⁣ ⁣ ⚘ 學習經歷 ⁣ 𖤣課內學習⁣ 例如跨境實習課、移地教學、工作坊等課程上的活動。⁣ ⁣ 𖤣課外學習⁣ 實習⁣ 跟申請的系所相關的實習經歷,可簡單描寫過程學到的具體收穫、成效、參與、完成哪些事情。⁣ ⁣ 社團活動⁣ 沒有也沒關係,但如果有些辦活動的經歷跟寫企劃書、專案管理等等有關也許可以放上去。⁣ ⁣ ⚘ 申請動機⁣ 可以先反問自己為何會想選擇這一個研究所就讀,然後自己想在過程中學到甚麼、做些甚麼?看看系所的目前課程規劃、論文主題、教授的風格,思考你喜歡、有興趣的部分,作為寫申請動機的靈感。⁣ ⁣ ⚘ 想做的研究方向⁣ 這裡主要可以把你的研究興趣放上去,結合系所的課程規劃、教授的研究方向與自己的經歷。⁣ ⁣ ⚘ 讀書計畫⁣ 簡單列舉你的短期、中期以及長期計畫,細節是可以跟著所上的課表來寫短期計畫,然後加上你個人的規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喜歡這篇貼文的話⁣⁣ 記得按愛心、留言、分享、追蹤~⁣⁣ ⁣ 🔎點擊追蹤 #奇芽子的學習筆記⁣ ⁣https://portaly.cc/ciyatsu⁣ 今天的分享希望對你們有幫助,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或私訊我,我是奇芽子,你的學習好夥伴,一起期待知識的種子發芽長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研究所申請 #面試 #推甄 #三折頁 #研究生 #大學生 #研究方向 #研究所申請 #備審 #經驗 資料來源:ci_ya_tsu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ci_ya_tsu  Instagram 授權轉載

為何台大文組碩士畢業月薪34K?

圖片來源:石頭哥繪製 【前言】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十月底看到好幾則網路新聞在報導,有人在論壇po說他們公司一名台大文組碩士畢業月薪才3萬4千元的同事,被「學店理組」主管說以不適用開除...等語。看到這則火熱的網路新聞不知道你做何感想?今天就讓我們來診斷看看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怎麼幫他一把。 ♟模組類別:職場案例學-第一講:認識職場/認識自己 ♟適合對象:誤入叢林的小兔,薪水一直39K以下,也不知道為何如此的職場人。 【職場現實面|每個職務都有它可以被衡量的『價格』】 在職場中每個職務、職等都有他的一個薪資區間,就好比你去小七點咖啡,價格可能在40~100元,你去星巴克點咖啡,價格能在90~150元之間,你不可能在星巴克硬要櫃台給你一杯45元的美式吧。 以在科技業無任何經驗為例:技術員28~38K做兩天休息兩天,工程師38K~58K常日班,管理師34K~54K常日班。 你說你台大文組碩士畢業,想從技術員基層做起...。抱歉,我拒絕錄取你。 你說那我應徵設備工程師、製程工程師總可以吧?Sorry,一樣拒絕錄取你。 原因是你應徵錯誤的職務了,你應該應徵品保客服工程師、品質系統工程師、業務副理、生產管理師...等文科類職務。 ‼️那麼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做法,可以讓我遵循的建議呢? 一、別當誤入叢林的小兔: ♟如果你還是學生: 🎯Step 1. 查詢你學校的職涯輔導室,看看貴校是否有編列『職涯導師』。 🎯Step 2. 『職涯導師』:教育部為了學生能產學接軌,能適性適所,學校都會有安排『職涯導師』提供你職涯評測、職涯諮詢。 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則是從協助明新科大 管理學院 工管系的同學開始展開。 ♟如果你是職場人: 🎯Step 1. 衡外情量己力:用SWOT分析,看看你的長處是什麼?你適合那些職務類別?往哪個產業趨勢比較有競爭力? 🎯Step 2. 看公司面,查查公司年報:到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57sb01_q5),查看通知你面試的公司,每年營收是不是赤字根本不賺錢?產品毛利是不是毛三到四,只賺3~4%,這公司你想去嗎?就算新創公司尚未有年報,前景非常的吸引人,那麼接下來就看看制度面囉。 🎯Step 3. 看制度面:面試時詢問薪資結構、職等結構、職稱結構,正常的企業這些都是基本的SOP規範定義著,不會隨著她長得比你漂亮就多三五千元。例如:工程類職等從15~30職等;工程師36K~56K、高級工程師50K~76K、資深工程師70K~120K;考績甲等每三年晉升一次,專案特優則可破例晉升。 🎯Step 4. 真的不行,來找石頭哥詢問看看,我很樂於協助你。 圖片來源:石頭哥繪製 二、讓你服務的「價值」,超越職務的「價格」: 如果你通過上面的陳述,也確實選擇對的路在走著,但是一晃眼三年過去了,晉升還是輪不到你怎麼辦? 如果你對細節感興趣,請連結🔗參考: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 【結論】 你,就是自己職涯的CEO。我們當職涯導師的,就是有責任義務協助你了解自己,千萬別當誤入叢林的小兔,選擇自己適才適所的工作很重要;同時🎯記住:時間,不會讓你更有價值!只有專業,才能取代終生雇用! 資料來源:石頭哥 (若有冒犯或不妥之處,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立即下架刪除,謝謝!) ※本文由 石頭哥 部落格 授權轉載

勞資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