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護理中的數學】點滴算法你用哪一種?
▲【護理中的數學】點滴算法你用哪一種?(Photo by insung yoon on Unsplash)
文\Scanol
我恨數學,所以念護理還蠻開心的,不太需要計算,雖然如此,總是免不了一些有的沒有的數學,像是 Dopamine、熱量等等。
幸好現在是電腦化的時代,我索性開了個 Excel 檔在打記錄的電腦上,所以我每次調 Dopamine(有時會 q1h 調呢!)或是算病人每天熱量時,我不用再頂著上大夜的頭昏腦脹,按計算機按半天。我把當時用的檔案放上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這邊。
另外,有學妹問我點滴的算法。基本上我數學也很爛,有數字的東西都很常錯,所以在臨床多採用大概感覺法,以及勤奮 run 病房法。兩者並用,讓我的加藥點滴總是能順利的在我預計的時間結束。
大概感覺法的要點(把有秒針的表放在滴室旁邊一起看)
精密 Bag (60滴)
1 秒 1 滴 = 60cc/hr(基本)(就是 3 秒 3 滴)1 秒 2 滴 = 120cc/hr(比 1 秒 1 滴快兩倍)3 秒 1 滴 = 20cc/hr(慢很多)(比 3 秒 3 滴慢 2 滴)3 秒 2 滴 = 40cc/hr(慢一點)(比 3 秒 3 滴慢 1 滴)2 秒 3 滴 = 80cc/hr(快一點)(比 3 秒 3 滴快 1 秒)=3 秒 4 滴,但很難算,所以用 2 秒 3 滴算
普通set(20滴)
3 秒 1 滴 = 60cc/hr(基本)3 秒 2 滴 = 120cc/hr (比 3 秒 1 滴快兩倍)2 秒 1 滴 = 80cc/hr(比 3 秒 1 滴快一點,2 秒就滴了)
常見滴速就這些了,如果醫生開個 27cc/hr,不是他開錯,就是一些像是 Dopamine 等藥物,需要使用 IVAC,那就不需要大概感覺法了。

勤奮 run 病房法
有在打點滴的病人,反正本來就要常常去看看,有沒有跑位的、堵住的等等,除非是在 CPR ,不然我至少每小時會確認一次管路功能正常,除了對病人比較好,也不會交班被學姐抓到又被大罵一頓。常常去看看病人的注射部位,也算是一舉數得啊!
另外,我還會在點滴瓶上劃上時間,像是 run 60cc/hr,八個小時要滴 480cc,剛好一班一包,4 個小時時點滴瓶應該剩一半,就在 250cc 左右劃上粗線,來當做標準。依此類推,好處是預計要備大量點滴時間,就不會突然手忙腳亂的備藥,讓自己忙不過來,也不會讓病人點滴被血塊堵住。
選讀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說護理師沒有競爭力,所以只能領低薪?快來看看自己未來能不能賺到錢!
up vote
0
實用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