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676
置頂

台大新校長楊泮池打造不一樣的國際化

台大新校長楊泮池打造不一樣的國際化-焦點人物

  「這個結果令我有點意外。」戴著一副細框眼鏡,滿頭白髮,甫選上台大校長的楊泮池微笑地說。三月十一日晚上,楊泮池擊敗前雲科大校長楊永斌、國科會主委朱敬一等強敵,成為台灣最高學府首位非官派、直接遴選的校長。

  如同以往,這次台大校長競爭依舊激烈。投票前夕,楊永斌、楊泮池等熱門候選人都傳出不利消息,「能怎麼辦?只能一笑置之啊!」楊泮池無奈表示。

  在巴洛克風格的台大醫學人文館內,一樓大廳角落分別擺著杜聰明、魏火曜等前任院長的半身銅像,而大廳旁是一道狹長拱廊,午後陽光斜射進來,在磨石子地板上鋪墊了一層淡淡歷史情懷。這裡已經嗅不出一絲激烈選戰後的殘餘硝煙……。

 

首位本土博士校長 社會責任比國際排名重要

   事實上,投票前,楊泮池雖是熱門人選,但相較於其他候選人及歷任校長,他的求學經歷全在台灣完成,「這樣一位『土』博士,如何帶領台大面對下一階段國際高等教育的激烈挑戰?」面對這個問題,楊泮池沒有正面辯駁,只見他話鋒一轉說,台大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具有社會責任的人才。在他心中,這比努力爭取國際排名來得重要。

  「杜聰明教授和李鎮源教授對蛇毒的研究做得非常好!這是他們一九五○年代的筆記。那時候的環境多惡劣!卻還是可以做出對人類很有貢獻的事情。」楊泮池在拱廊旁的房間,向我們介紹玻璃櫃中的舊文物,不疾不徐的語氣一如他給人的印象,沉穩踏實,但微微上揚的聲調透露出他的興奮,「歷史的傳承讓學生很proud(引以為傲),會向任何一位外賓介紹我們的醫學院是什麼、有什麼樣的老師。我期待台大每一個院所都是一樣。」

著重人文教育的用意在於,喚起學生的「社會責任」與「利他精神」。

  醫學院在楊泮池任內已舉辦「利他獎」多年,規則為每年請學生寫一份傳記,陳述自己做過的利他事蹟,並由學生公開評選。「只有醫學院舉辦不夠,工學院、人文社科院、法學院學生也應該這樣,因為他們以後可能是社會中的leader(領導者),當leader一定要有這種想法,否則他的企業沒辦法幫助社會。」這也是他參加校長遴選的初衷。

  楊泮池在諸多場合總愛用前台大醫院院長魏火曜教授的名言勉勵學生,「為良醫,不為名醫。」而他自己也身體力行。

  

文章出處於《今周刊》848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v1/content.aspx?a=W20130305276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