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成大研發新式心室輔助器
成大研發微創及早期介入型的心室輔助器,與傳統相比,不僅更便宜、手術恢復更快,也讓病人有早期接受治療的機會,在全球居領先地位,預計兩年內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醫療器材研發為國內重點培植產業,成大在4年前獲得裕隆集團1億元贊助,進行開發;由於進入入體試驗階段,美國規定嚴格,台灣尚未有合格醫院可參與,成大在去年找到全球頂尖的美國杜克大學醫學院胸腔外科合作。
美國專家讚許這項研發很有機會進入人體試驗階段;成大表示,未來如果能夠成功上市,將大幅提升台灣的醫材產業水準。
過去的心室輔助器通常是心臟衰竭患者在末期時,因等不到心臟移植才進行手術,不僅費用高達數百萬元,開心手術也會在身上留下超過30公分的傷口,同時要切除一部分心肌來安裝設備,造成永遠無法恢復的傷害。
目前,全球研發方向朝向微創傷口小,及早期介入,即在病人病情還不到末期前,便先進行手術,心臟功能也許可恢復或停止惡化,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同時,不一定要進行心臟移植。
成大的研發團隊是將輔助器接在主動脈上,與傳統接在心臟上的方式不同,且傳統的馬達無法隨著心跳的律動輸送血液,新的研發卻可以律動,可減少血栓及出血等併發症的發生。
MD News 生技與醫療器材 http://mdnews.itri.org.tw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