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420
置頂

台灣醫美技術 贏得陸客口碑

台灣醫美技術 贏得陸客口碑-整形

 

圖:生技展中醫美保養品最吸睛。
兩岸醫美大躍進(下) 圖文/兩岸醫情 鄭文生
為了搶食中國大陸的醫美商機,韓國整形業者率先推出酒店、機票、景點和醫院的「一條龍」服務,給大陸遊客整形療程及到當地旅遊的二合一套餐;台灣業者為了搶客,也推出「醫療美容旅行套餐」,優惠價只有香港私立醫院的1/3。有業者表示:曾經到過台灣接受醫美服務的陸客,在親自體驗過最新的雷射美容後,都覺得非常值得,她們的眼角皺紋少了,皮膚更豐潤、更有光澤了。
諾貝爾醫療集團醫學美容機構執行長陳美齡分析,目前中國醫美市場和台灣尚無直接競爭關係,台灣業者大力推動和旅遊合併包裝的觀光醫療行程,爭取陸客來台商機。陳美齡建議有心爭取陸客的業者,必須將現有服務更精緻化,才能在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今(2013)年開放的陸客自由行則是另一項利多,讓中國消費者可以更容易控制自己在台行程。陳美齡說明台灣業者偏好陸客來台消費,在台灣醫美環境中,業者可以控制人員服務品質、整體環境氣氛以及醫材的品質,讓陸客體驗良好的醫美服務。
至於台灣醫美業者對於進軍中國大陸則有諸多考量。陳美齡道出台灣業者擔心的主因在於,如果送台灣醫師去中國執業,只能靠當地合作夥伴提供客源,無法培養對岸客戶對台灣業者的品牌忠誠度。同時中國大陸的醫美設備和針劑種類、品質和數量上都不易控制,都可能影響台灣業者提供醫美服務的整體服務觀感與品質。
據統計,大陸每年約有300萬人接受整形手術,年成長率約10%,領先全球平均值6%,已超越韓國,居亞洲之冠;對於同文同種的台灣來說,與大陸有共同喜愛的林志玲、小S、徐若瑄、范冰冰等偶像明星,可指定類似臉型整形,而近年陸客赴韓整型糾紛日益增加,未來可望有越來越多的陸客轉來台灣接受醫美服務。
陳美齡醫師表示,之前韓國業者進軍中國大陸醫療美容業,但在市場實際執業時卻遇上許多問題和糾紛,像是因語言隔閡導致溝通不良,造成消費者和醫師之間的認知差距,最後讓整形手術成果不如消費者預期,必須重做手術,或是改找台灣業者做調整手術。
陳美齡醫師認為,台灣醫美業者相對於中國大陸業者的優勢,在於較早進入市場,累積相當的經驗。同時台灣業者具有和中國消費者同文同種的特點,在語言溝通上沒有困難,描述需求時,台灣業者能夠更容易了解消費者的想法。而台灣業者更是在醫美所需的相關器材上都採用提供材質佳的高品質產品,讓消費者安心與信任。
但最重要的關鍵因素的是,台灣醫美業者提供的整體品質令中國大陸的消費者滿意。除了台灣醫美業的醫師及護理人員在專業上的高水準之外,更讓中國消費者感到窩心的是台灣醫美業的服務水準,親切的服務令他們印象深刻,建立起服務業最需要的口碑。
曜亞代理雷射 高德美原廠玻尿酸
就產業面來看, 醫學美容產業分為醫學美容設備、植入式填充劑、醫學美容保養品三大領域。醫美設備進入門檻高, 多為歐美大廠的天下, 國內醫美設備龍頭曜亞(4138)代理雷射光電美容儀器設備,在國內市占率逾6成。在植入式填充劑方面, 玻尿酸是目前微整型市場的主流, 代理玻尿酸為市場領導品牌,市占率高;雙美(4728)生產膠原蛋白整容植入劑;科妍(1786)生產玻尿酸皮下填補劑。生產玻尿酸皮下填補劑的科妍, 國內市占率約15~20%,有價格優勢。
在醫美保養品方面,不少國內生技公司都有自製或代理國外知名品牌, 競爭激烈。如何透過有效的通路擴大行銷,是觀察重點。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在年度記者會上表示, 貿協今年全球拓展業務將三管齊下,包括擴大新興市場、大陸經貿拓銷及推廣服務貿易輸出, 其中針對服務貿易輸出項目, 貿協特別鎖定國際醫療, 要透過海外來台就醫,帶動觀光效益逾1 , 0 0 0 億元。就醫美這塊商機來看, 確實有機會樂觀期待美好的願景。
文章來源:兩岸醫情
兩岸醫美大躍進(上) :
全球醫美市場 亞洲成長居冠
更多
【醫學美容】工作機會

更多
【正常班&週休二日】各地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
【進階搜尋-各式醫療】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