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63
置頂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

傳染病變少了:台灣流感重症減少15%、腸病毒10年首度「沒有流行」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全民戴口罩、勤洗手、維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不僅讓COVID-19疫情控制良好,也連帶把其他季節性流行病一起「預防」了。

疾管署疫情中心指出,流感與去年同期相較,門急診就診人次減少71%、重症病例也少15%。而統計顯示,今年1月「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含本土案例及境外移入)為375人,2月即下降至65人,3月更僅只1例,4月及5月皆為0例。而每年5月開始的腸病毒流行期,病例也較去年同期下降88.2%、重症病例也減少62%,最兇猛的腸病毒71型在3月後幾乎沒有病例,「10年來首度沒有出現流行」。

是否真是COVID-19防疫的連鎖效應?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主治醫師郭書辰指出,COVID-19和流感感染方式、防治措施相似,他從疾管署統計數據分析發現,2020年前12週,臨床檢體陽性率、類流感門診人數、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等指標,都比去年同期顯著下降,儘管門診人數下降可能因民眾不敢去看醫師而減少,但從「重症」比例也下降,顯示COVID-19防疫措施真的具有連帶防範效果。

雖然台灣大解封後,高雄傳出一所國中有15人出現上呼道症狀群聚感染,一度引發虛驚,不過疾管署檢測結果為一般感冒常見的鼻病毒,這類病毒通常很輕微、不太會有重症。

郭書辰指出,人口密集就會有一群群感冒發生,在COVID-19未發生時,過去一般只會做流感檢測,不過目前時機較敏感,人們對呼吸道疾病警覺性和關注度更高。他也認為,近期零星類流感案例可能與防疫解禁有關,民眾仍應勤洗手、維持良好個人衛生習慣;至於腸病毒病例未來是否增多,仍須持續觀察數週。
 

國際曝光大增:外媒爭相報導防疫成效,2個月內10度登上《紐時》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台灣因為2003年SARS慘痛教訓,使得防疫制度更加健全,此次防疫成效佳,國際能見度也因此提升,屢屢登上外媒版面。

今年4月至5月,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標題含「Taiwan」、且內容與疫情有關的文章就達10篇;內容提及防疫創造台灣重返國際舞台的機會,及所面對的政治打壓,也曾報導台灣具有公衛背景的副總統、台灣職棒率先全球開打等消息。

英國廣播公司(BBC)德國《明鏡週刊》(Der Spiegel)也同樣報導台灣防疫成果及國際處境。來台奉獻一甲子的義大利靈醫會呂若瑟神父,為疫情慘烈的故鄉懇求台灣民眾伸出援手,6天募得1.5億元,捐助義大利醫療人員醫療物資,台灣之愛也躍上多家義大利媒體如《Askanews》
 

口罩外交效應:援助世界各國2,750萬片口罩

【疫情背面的微光】COVID-19危機帶給世界的10個契機-COVID-19

台灣在1月疫情尚未爆發之初,就開始禁止口罩出口、國內全面徵用口罩,從一天可生產458萬片,到如今一天可產出1,900萬片口罩。現在國內口罩庫存不僅充足,同時也已啟動三波「口罩外交」援助他國。

(了解口罩國家隊3個月產能增8.5倍幕後祕辛,延伸閱讀:【口罩國家隊的挑戰】台灣怎麼做到?產業升級可能嗎?

根據外交部統計,台灣至今三波國際援助,一共贈與80多個國家、2,750萬片口罩。另外,還有131台熱像儀、3萬5千支額溫槍,以及250組體溫自動量測系統。

外交部也已規劃第四波援助:預計再捐贈2,350萬片外科口罩、116萬片N95口罩、17萬件防護衣、60萬件隔離衣、80台呼吸器、34台PCR快篩檢測儀及50萬片奎寧藥物。這波「Taiwan can help」的國際援助,不僅讓各國人民對台灣好感度上升,也凝聚台灣人民的價值認同。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