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498
置頂

開顱手術給付 健保年增支出2.7億

【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健保署將於9月1日起,健保署將提高25項開顱手術、5項鼻類管手術、與1項高頻熱凝療法給付範圍,單次切割或研磨鑽頭與探針或穿刺導管,都由健保負擔,能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病患負擔,預估每年將有36600人受惠,增健保支出約2.7億元。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專委陳真慧表示,隨著科技進步,開顱手術可使用單次使用拋棄式高速切割系統,這是一種非常快速且安全的鑽頭,自動偵測切割深度與組織特性,可以大幅減少手術時間與風險,也降低醫師手術壓力,然而以往健保不給付,要使用須自費1萬元,否則得人工開顱,風險較高,手術時間也較長。
鼻淚管阻塞病患,因眼淚無法順利排放鼻腔,常會導致眼睛表面積水、引起眼睛不舒服、視線模糊、紅腫等症狀,此時必須在淚囊與鼻腔另外建立通道,因此需要研磨鑽頭,以往都用手動,但電動、氣動式鑽頭,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然而健保給付時,必須自費約2600元,預估每年將有500人受惠。
慢性脊椎疼痛、三叉神經痛、其他周邊神經痛等引起之神經痛,除止痛藥以外,另一種止痛發法就是高頻熱凝療法,治療中需要使用探針或穿刺導管,以往民眾約自付2300元,未來也將由健保支付,預估1.3萬人受惠;陳真慧強調,在健保財務許可範圍內,會持續將新醫材與給付納入給付範圍。
台灣新生報

更多
【正常班&週休二日】各地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進階搜尋-各式醫療】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