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880
置頂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病床

今週刊撰文 / 今周刊 出處 / 今周刊 924期
急診室亂象
根據健保署網站統計,在急診轉住院案件數中、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
民國六十幾年,台大就有急診室爆滿的現象,那時病床很少,可說是資源不夠,如今病床數規模多了三、四倍,還是無法解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想來台大看病。
有時,明明已經通報急診室沒推床了,救護車仍把病人載過來,原因是病人堅持要到台大。然後,病人沒病床躺,只好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救護車也離不開。
要解決這個陳年問題,必須靠整個體制來推動。政府要強制分級轉診,民眾也要改變觀念
原因一:大醫院的迷思,不管輕重症都來報到,轉診出去僅千分之二
病人集中到醫學中心,是信任度問題,也就是迷信大醫院,不管輕、重症都往大醫院擠。「不能怪民眾,如果沒有限制,大家當然希望待在一個能讓他安心的地方,所以很難解決。」
原因二:地區醫院萎縮,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病房閒置嚴重
地方性醫院本來就要用更高的薪水才能找到醫師,結果因給付低,賺錢更困難,過去幾年,中小型醫院處於賠錢狀態,失去和醫學中心的競爭力,造成病人流失、病房閒置情況。
原因三:醫院也挑病人,怕虧錢、惹醫療糾紛,多重慢性病人等床最難
醫院挑病人已是常態,其一是經濟因素,其次,醫療專科分科太細,多重症狀的急診病人就不容易被某專科醫師收住院。
原因四:健保俗擱大碗,台灣住院相對便宜,醫療險濫用推波助瀾
台灣每日住院頂多自付數千元,病人把醫院當作照護的機構。商業性醫療險,也讓病人在「多住多賺」考量下,不急著出院。
平心而論,能否出院的所有責任放在醫師或病人都不對,例如健保署應設防弊機制,在醫院通知出院的一定期限,若病人不理會,可以考慮停止給付。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