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943
置頂

「勇者」- 後記

「勇者」- 後記-人工膝關節
People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前篇:

「勇者」我的母親97高齡接受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記

 

文/黃正憲

家慈的右膝,因為退化疼痛,不便行走,於去(104)年6月19日,經台大名譽教授劉華昌醫師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迄今已一年五月餘,現在行走正常,不再疼痛,更無術後後遺症,狀況良好。非常感謝劉教授仁心仁術,福澤家慈,免除了臥床,可過看行動自由,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

為紀錄家慈這一次重大手術,去年九十七歲生日時,曾撰述「勇者-我的母親黃賴秀英,九十七高齡接受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成功記」一文,分送親友,分享她老人家為追求健康,無畏無懼,勇敢的精神。在致送劉教授,他特別囑咐應再增加家慈術後生活起居,走動部份,讓此紀錄更加完整,有頭有尾,更具意義。他的交代,一直謹記在心,並於家慈九十八歲生日前夕,整理完成。

感謝劉教授廿餘年來,對家慈猶如親人般的照顧。記得術後,他提醒我,老人家要看顧好,千萬不可跌跤,一跌就像花瓶一樣,破成碎花,要修補談何容易,而且手術會前功盡棄,一切枉然!

「勇者」- 後記-人工膝關節

劉教授的警語,我深有同感,相關情況也時有所聞,常聽到某家阿公外出,不小心踢到路磚跌跤,或是某家阿嬤在浴室滑倒等等,而自己親人更不乏此例,其中家慈的二姐九十多歲時,在苗栗家中,由二樓下一樓時,不慎踩空,在樓梯間滾落碰撞,造成多處骨折,經醫治後,臥床二年離世。另一,是我的姑媽,住在苗栗大湖,今年九十四歲,去年在家中拉五斗櫃抽屜,要找衣服給孫子,結果太用力,整個人向後傾倒,臗關節骨折,由於年事已高,無法手術復原,現在精神雖好,頭腦清楚,但已無法行走,外出要坐輪椅,生活起居需要二個人照顧。

由以上的事例,我深知老人真的跌不得,尤其年事已高的長者,一跌可能就萬劫不復,所以,對近百歲家慈看顧,尤要小心注意 ,幸有印尼移工費亞(viea violet)

隨身照顧,讓人較為放心。但是,老人家夜尿多,由睡前至清晨起床止,都在10次以上,尤其淩晨,約半小時至一小時一次,不停至清晨,所以,費亞非常辛苦,每次要扶起床、下床,坐上馬桶,再扶上床,要小心翼翼,又耗體力,所以,最近,她腰部酸痛,要繫護腰帶,保護腰部。

家慈的夜尿問題,神經內科醫師建議,白天多喝水,至少一天1500cc,下午五時過後,就不要再喝水喝湯 ,以減少夜尿次數,拉長睡眠時間,也能減輕費亞的體力負荷。

「年老」是人生的過程,也是人生進入後半段。老天爺很公平,無一人可倖免,沒有永遠年青的,包括家慈在內。但是,她的老化卻是相當緩慢的,在83歲(89年)之前,她到台安醫院看診,我是上班開車順戴到醫院門口,她自己走進醫院,看醫生、拿藥、坐計程車回家,完全自理。我是坐在車上,眼望著她走進醫院,然後中午打電話回家,看她是否平安到家。這一幕也是促使我提早退休之主因。

 

在84歲至94歲(90年至100年)間,她身體仍甚硬朗。每週三次至中山國小旁、聯合醫院林森院區復健、我也是開車送到門口,她自己步入、搭電梯、掛號、復健,我則坐在車上,約一小時後,戴她回家。在「服藥」方面,每天的藥,自己從藥袋逐袋拿出,置入藥杯裏,自己喝水,自己吃。此事,可訓練腦力,她做的來,所以就讓她處理,可是後來發現拿藥速度變慢 ,而且會停下遲疑拿過沒有。這種情況,極易發生誤拿誤吃,所以才由我處理。我是逐袋取出,放入專用藥盒內,一次裝六天,裝好後再逐袋檢查,看放對否。

「勇者」- 後記-人工膝關節

在生活起居方面,洗澡、用餐、上下樓等,都是自己來,不需協助。晾曬收下的衣物,她還會主動幫忙摺疊。

但從95歲至98歲(101年至105年),尤其近二年,腳力真得不足,站立不穩,上下樓、上廁所,必須有人攙扶,以防跌倒。吃飯、喝湯則自己來,雖戴牙套,但整理完妥,咀嚼有力,可享美食。加上元氣足,眼力、聽力、腦力好,已是一個好溝通,好照顧的老老人家了。

家慈己近百歲高齡,人生即將走過一世紀,現仍身體健康,思緒正常。可與人打嘴鼓(客語、聊天),常有人問她,她的養生之道,尤其到醫院看診之時,據我的觀察是:(一)每日晨起,梳洗完畢,一定敬拜佛祖、祖先。虔誠的信奉,加上心地善良,與人為善,愛家、愛子女、愛甥侄,從不動怒,口出惡言、修養好,而得到佛祖、祖先的特別庇佑。(二)生活規律,早睡早起,熱愛運動。她做外丹功,一做數十年,從不間斷,所以身體柔軟,體力好。近二年腳力差,才改坐著做體操。(三)三餐定時定量、葷素不忌、不挑食、營養均衡。(四)健康第一,不願病痛纏身,影響生活,拖累子女,所以,她力求身體完美無暇。去年九十七高齡仍果敢決定右膝,置換入工關節 ,即是明証。(五)常年服用健康食藥品,如合利他命、挺立鈣片、維他命、粉光蔘、初乳等。

從家慈看來「老」並不可怕,但要活的健康快樂。想要如此,唯有去「防老」、「抗老」,延緩老化的提早到來,同時再加上「不服老」,一定會更好。此以上動作要盡早開始,而且持之以恆,不間斷,方能在年老時,享受成果,延長使用期。

茲以家慈為例,說明她的「防老、抗老、不服老」方法與作法。

「防老」:

(一) 她惜身如金,愛護自己身體,年年健檢,瞭解自己身體現況。有問題,不諱疾忌醫,立刻去診治,如98年6月右腳踝有一黑斑塊,經切片檢查發現是鮑恩氏腫瘤,她立即住院根治。

 

(二) 每日吃的藥,一定按時服用,不會排斥,如高血壓、心臟、腸胃、鎮靜劑等,希望身體正常運作,可以吃的下、睡的好、精神好。

(三) 隨時注意天氣變化,添減衣物,至今如此,所以極少寒倒,影響身體。

(四) 牙齒,廿多年前就整治完妥,因她還有10多顆好牙,所以戴的牙套是「嵌掛式」可咬可嚼,享受美味。三餐後。睡前一定清潔口腔,保護牙齒。

(五) 家慈用心防老,用意是遲緩老化到來,保持身體良好機能。

「抗老」:

(一)她熱愛運動,鍛鍊肌力,從不懈怠,至今如此。

(二)吃飯八分飽,餐餐一樣,不貪食。每日有進有出,循環好。

(三)每天從早至晚都在用腦,關心,甚至提醒家中大小事物,所以,她沒有失智問題,大腦反應正常。

「不服老」:

她是一個要活就要動的實行者,在她觀念裏,凡自己能做好的事,就自己完成,不想麻煩人家,除非萬不得已,才會開口請人幫忙。縱使現在,年近百歲,已達心有餘,力不足之時,不服老之心仍在,如她坐客廳想上廁所,常無預警就站起來要自己走去。你告訴她,你已經是快百歲的老人家了,要走一定要有人在旁攙扶,以免跌倒。她聽了會馬上回答,我還可站起來,能走,為什麼不能自己走去,而且我會扶著椅背、桌邊慢慢走,很安全,完全表現「不服老」的口氣。不過,說真的,還是要有人看顧,因為不怕一萬,只怕萬一,一跌可能就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家慈即將晉入九十九高齡,有可能是黃家歷來最

高壽、健康的阿嬤。感謝劉華昌教授廿餘年來費心照顧以及親朋好友平時的的關愛,費亞(viea violet)盡責的看顧。

欣逢家慈九十八歲生日,連日來振筆疾書,撰逑她平日生活點點滴滴,動機,一是完成劉教授完結篇的交代,有頭有尾,二是與親朋好友分享,期對健康有所助益。這是一份有意義的紀錄,不是在宣揚照顧母親的豐功偉業。

敬祝家慈生日快樂   家家永泰安康!


附記:

(一)最近小女的好友,在聚餐時,提及其母膝痛,無法行走,已在榮總檢查,準備安排手術。由於一次二膝,她非常擔憂手術疼痛,術後恢復狀況,可否正常行走,以及復健等問題。小女聽了就說,我的阿嬤,去年九十七歲右膝還接受置換人工膝關節,手術非常成功,現在可走路,不再疼痛了,而妳的母親才七十多歲 ,沒有問題了,隨後,小女再專程送上「阿嬤右膝置換人工關節成功記」。她母親看了以後,心裏安定許多,加上圖片說明,對手術,復健過程更加瞭解,也對手術更有信心。所以,誠如台安醫院七樓龔俐安護理長所說,黃先生,你這篇紀錄對要置換人工關節者,具有教育,安定作用,我要好好保存,以提供有此需要者參閱。所以,我收集資料、整理成篇,與大家分享,也算功德一件。

(二)選用二張老照片,旨在感念優秀的長輩,一生辛勤打拼,崢嶸頭角,盡責養育子弟,做了最佳世代傳承。因為他們流汗的付出,才有今天幸福的我們。另是証明歲月的流逝,何等驚人,人只有年復一年的老去,不可能再年青回來,所以為子孫者,一定要珍惜時光,努力打拼,承繼長輩樹立的優良家風,並予發揚光大。

(三)家慈年近百歲,卻越來越像小孩子。客家俗諺:「老人三歲子」真是不差。她喜歡熱鬧,喜歡有人跟她聊天,關心她。這點,我的大堂哥昭夫兄,是眾多子侄輩的好榜樣。他定時,一兩個月就會來探望家慈,還會帶好吃的東西送她品嚐。大哥有一句話最感動人,他說「老人家多看一擺(次),就多一擺」事實也的確如此,不過一位侄兒要常年做到,真是不易也!

所以,每次他與大嫂一起來,家慈都笑咪咪,話匣大開,高興不已,而且一聊就一、二小時,才盡歡而散。非常感謝大哥、大嫂對家慈的關懷。謝謝!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