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667
置頂

《社論》肥胖;生命難以承受之重

2014/10/09
肥胖是全球性的嚴峻議題,許多國家的體重過重和肥胖比例已經超過人口一半,和肥胖相關的糖尿病、心臟病、中風、膽囊炎、腎衰竭、脂肪肝、骨關節病變、不孕、子宮內膜癌、乳癌、大腸癌越來越多,而且罹病者越來越年輕;專家警告一代之後的國民平均壽命將縮減。
全球肥胖數據都和台灣關係密切,肥胖比例最高的南太平洋島國,包括諾魯,薩摩亞,吉里巴斯,東加和帛琉,他們和台灣原住民一樣都屬南島語系民族,其中一些國家是台灣邦交國,以諾魯為例,該國住民近百分之九十五體重過重,肥胖占了百分之七十一,我國援外醫療團隊都見識到肥胖在當地的影響。另外,半世紀以來,美國人的生活和飲食方式是眾多台灣人羨慕和模仿的對象,麥當勞和可口可樂在本地市場的巨大成功只是其中比較明顯的例子。但是,美國是肥胖比例最高的大型國家,雖然墨西哥在二○一三年超越美國,而一般認為美式含糖氣泡飲料的傾銷居功至偉。
經濟合作和發展組織(OECD)預估二○二○年,美國人口四分之三不是超重就是肥胖;肥胖所造成的健康代價已經超越抽菸和酒精;換言之,甜癮比酒癮和菸癮更惡劣,影響更巨大而廣泛,估計美國醫療花費超過十分之一是用在肥胖相關的疾病上。
台灣要依靠國家政策例如對含糖飲料加稅,或直接在高濃縮果糖和蔗糖原料加稅,把糖的危害視同酒精和尼古丁來治理,如同墨西哥現在的做法一樣,在目前政治生態下極其困難,我們不必期待。因此,對抗肥胖的第一要務在個人知識和認知上必須先到位,然後仔細觀察我們的飲食環境不只充斥塑化劑和餿水油,而且處處是增加甜味和風味所摻加的糖、油和人工香料。接著,我們必須承認體重降不下來的原因和無知、誤解和耗弱的心理有關;因為「能量不滅定律」無法替「我不愛吃甜、我吃很少、我吸空氣,喝水也會胖」等遁詞辯護。
即使每天運動,注意挑選健康食物,為什麼許多人的體重仍然無法下降呢?專家提醒我們注意幾個狀況;(一)雖然是健康食物,但吃了大分量高熱量水果,全麥麵食,能量棒,優格和紅酒仍然會胖;(二)不吃早餐的人比較胖;(三)注意身體「飽了」的訊息,立即放下碗筷、湯瓢,頂多喝水;(四)睡眠不足導致令人飽足感的瘦身激素缺乏,並促使胃口大增的激素分泌增加,這是許多人熬夜準備考試或工作壓力之後普遍有的反應和經驗;(五)太執著於控制飲食的食譜或減重食物;對於低卡人工食品的偏執常起誤導作用,因為這些食品經常添加太多糖和人工香料來增加風味,而和常規食物比較,低卡食品缺乏其他營養素,而且需要進食更多才能獲得飽足感;(六)沒有吃足夠的蔬菜,蔬菜提供更多的營養素,較少的熱量,而蔬菜中的纖維會產生較佳的飽足感;(七)運動不限於跑步機,也要訓練上臂肌肉,例如舉重來增加肌肉量和代謝率;(八)避免空腹運動,空腹運動燃燒的是肌肉蛋白,並非脂肪;而運動完後禁止喝含糖飲料,若補充進食也應小於一百五十卡;(九)避免用饑餓法來減肥;(十)減少外食,注意開胃菜、甜點、飲料、炸物和沾醬都暗藏許多糖。
台灣新生報

更多【正常班&週休二日】各地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進階搜尋-各式醫療】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