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航事件看台灣醫界 相似且諷刺
《Patty Chou專欄》
日前華航上千位員工為爭取取合理年終,走上街頭,4名參與抗議的空服員卻遭暫停勤務並轉調地勤之處分;而華航工會第三分會1/29至華航台北分公司前抗議,要求撤回「改班表」的處分,有空少更剃髮表示不滿,許多無法到場聲援同事也紛紛繫上黃絲帶力挺,對於此舉,華航高層發函,函中不只要求員工不得配戴黃絲帶,更以不排除取消航班威脅。
薪資如同老闆對員工能力或付出的尊重與認可,例如今天我們去找律師諮詢,你不可能要求他一小時只收最低工資一樣。若你以為華航空服員站出來,為的只是錢,那你就真的誤會大了。ptt上有一篇標題為〈勞動條件比年終更重要〉中就提到,「紅眼班(註)不是問題,大家在飛紅眼班,重點是搭配的工時,休時限制。」
大家對上述的事件應該不陌生,而今日在網路上有民眾指出,華航座艙長看到他在行李和衣服上配戴黃絲帶,在整趟飛行的旅程中,上前「關心」高達5次,要求將代表支持的黃絲帶摘下。
網友的文中提到,在用餐完畢時,座艙長又來找他,這是第5次了。乘客問座艙長「請問您服務多久了?」座艙長回「32年」,乘客接著說:「您在我8歲的時候就進這家公司,目前這些資淺人員,當您的兒子女兒都可以了,您看到自己的兒女受欺負,不心疼嗎?」
港龍、國泰、英航於1/28發出聯合聲明,譴責華航公司的行為,「同一個天空下,你們並不孤單,面對無良財團、資本家,我們勞工最強而有力的武器就是團結相挺!」看到這裡,我不禁想起台灣醫界勞工權益崩壞的現況。
醫療從業人員的職業安全,常常被拿來與飛安相提並論,而一樣的情形,同一個模組,也同樣發生在兩個圈子裡。一個是醫界的大老與財團靠攏,一個是航空界大老與財團合力,我試著不說出難聽的字眼,但這種自己人吞噬自己人,與同為既得利益者分一杯羹,難道不是助紂為虐?
關心了3年台灣醫界從業人員的勞動權益,看過很多案例、也聽過不少還沒有被揭露的事情,加上這次又看到華航事件,我想起了2012年夏天到泰國南部當國際志工所看到的場景。
泰國的夏天,很炎熱,我們整群人到了泰國南部的一個剛遭遇過風災的小島,因為泰國政府動作太慢且只做表面功夫,導致地上還是滿滿的碎磚瓦和垃圾。我們帶著厚手套、彎著腰,能撿多少是多少,一個小時後,我抬頭、站挺身,稍微休息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我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景象。
我和對街和附近的泰國人們四目相望,他們大多都躺在搖椅上乘涼,清掃、善後災區的幾乎不見本地人的身影,看著我們,他們也沒有要起身加入的意思。當地的泰國人說:「我們自己都不想幫自己人」。這句話,現在回想起來,格外應景也格外諷刺。
註:根據維基百科,紅眼航班(Red-eye flight)是指在深夜至凌晨時段運行,並於翌日清晨至早上抵達目的地,而飛航時間少於正常睡眠需求(8小時)的客運航班。紅眼航班最初於1959年出現於美國,因為乘客下飛機時多睡眼惺忪,像兔子一樣紅著眼睛上下飛機,紅眼航班因此得名。
文/Patty Chou圖/Po Cheng Lin攝
更多【正常班】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純日班】醫護生技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