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只能住院7天?健保DRG太神奇了
健保住院支付制度DRG「診斷關聯群」,普通人搞不懂什麼碗糕,新生兒科醫師卻跳腳,健保署初步規劃,出生體重1000的1500公克早產兒,明年採用DRG的包裹給付,只容許住院7、8天。 「怎麼可能7天就養到能出院?」早產兒基金會董事長李宏昌說。
早產兒養到能出院的2200公克,平均需要27到28天。李宏昌指出,要是按照DRG的限制,住超過7天,難道要爸媽抱著孩子出院?轉院?這簡直是開倒車,健保署省了早產醫療的錢,後患無窮,要花更多錢在後遺症上面。
神奇的7天是這樣子來的:準媽媽有早產跡象,到甲醫院或乙診所緊急安胎,寶寶沒有穩不住提前降臨人世,產婦住院1天,就轉到設備齊全的丙醫院去。健保署把甲乙丙醫院診所的住院天數加總,除以每年約2萬個早產兒,認為早產住院平均就是7、8天,既沒有仔細考慮到太多的醫院診所是甲乙,少數的丙醫院會有住院超過20天,也忽略早產兒體重差500公克,就差了十萬八千里。
DRG自2010年第一階段至今近5年,只是牛刀小試,2015年第二階段擴大涵蓋許多重症及兒童醫療,「同病同酬」的包裹給付,好處是抑制浪費,壞處是做超過就虧錢。問題來了,制度難以兼顧個別差異,既是兒科又是重症的早產兒,只能住7天,無疑鼓勵醫院或父母拋棄重症的小生命。
健保署討罵,DRG修修改改,醫務管理組長龐一鳴表示,重症個案的醫療費用可以核實申報不打折。李宏昌聽到後卻說,健保署承諾修改早產兒DRG,將早產嚴重程度、併發症或合併症,重新分組分類,但要怎麼改,又說不出所以然。
早產兒光是住保溫箱,每天就要6000到7000元,湘湘歷經3次人工生殖懷了龍鳳胎,女兒胎死腹中、兒子早產。健保負擔保溫箱的大筆費用,兒子出院結帳實付不到10萬元,其中健保部分負擔只有2萬多,另外7萬多是自費使用管線針頭耗材,以及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注射藥(當時尚未健保給付)。
湘湘的兒子雖然弱視,其他都還好,她說,健保不能犧牲孩子的權益,常有電視報導有人喝醉了大鬧急診室,就很生氣,喝醉酒活該,健保竟讓這些人躺進急診,這才叫浪費。
文/陳證宇
制度難以兼顧個別差異,既是兒科又是重症的早產兒,只能住7天,無疑鼓勵醫院或父母拋棄重症的小生命。應依早產嚴重程度、併發症或合併症,重新分組分類
謝謝分享
誇張耶
太誇張了,政府應該取消的是海外醫療跟外籍人士來台的健保給付吧+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低生育率後+高死亡率
難怪。。都用在不該用的地方~
太誇張了
太誇張了
太誇張了
很誇張 ==
補助是必要的
太扯了
很誇張唷!
希望政府可以看到人民的心聲~感恩啊
太不人道
太over了~~~怪我們台灣健保漏洞大
太誇張了...申訴申訴
太誇張了吧
應該取消的是海外醫療跟外籍人士來台的健保給付
事出必有因..健保很多地方需要修法..長期定居海外或是外籍人士要取消健保.不能因有繳錢就可以保留健保..
太誇張了,政府應該取消的是海外醫療跟外籍人士來台的健保給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