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435
置頂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示意圖非文中單位/編輯中心資料畫面


原標:推動分級醫療 落實就醫正義


文/員榮醫療體系張克士總院長對健保調整方案的看法

近日擬調漲門診部分負擔,引發國人關注。此政策有兩個主要意義,一是抑制浪費;另一是分級醫療。健保署的政策方向與精神,值得肯定與鼓勵。

台灣的健保,雖包山包海,但總醫療花費佔 GDP 僅約 6.5%,與 OECD 先進國家的 10% 左右以及美國的 18% 相去甚遠,這主要是架構在醫界長期犧牲及偏低的支付標準上,以致一個健保政策,民眾滿意度高達九成,但醫護滿意度只有三成。為了健保的永續,一定要有所改革。

近年來健保署推動雲端藥歷查詢,大幅降低重覆用藥與檢查,減少資源浪費也提升病患安全。但台灣民眾平均每年門診就醫次數仍達 15.2 次,而藥費佔率高達總額的四分之一,排擠了辛苦的醫護人員在診療及手術等的給付費用。部分負擔的調整,或可抑制不當的就醫與浪費。前提是,必須先保障弱勢就醫權益。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Woman photo created by jcomp - www.freepik.com

就分級醫療而言,健保法四十三條規定民眾未經轉診自行至醫學中心、區域醫院等就醫,必須自付 50%、40%...等的部分負擔,此為分級醫療的法源依據。這次的調整,雖離法訂標準甚遠,但多少往此方向再推進一步。

醫學中心的主要功能是治療急、重、難及罕見疾病,且須肩負教學與研究的任務。一般穩定的慢性病,尤其是第二、三次不就診只拿藥,實在不應造成醫學中心的負荷而排擠了急重症病患的照護,在疫情期間也易造成感染風險。醫院無法拒絕病患,這就有賴制度的有效引導,讓民眾珍惜資源;另外,也應在急重症的給付上予以合理調高,以財務的分配誘因設法導正。

另一個嚴肅的課題是,因地區醫院的凋零而影響了偏鄉民眾的就醫權益。以彰化縣為例,全縣 26 鄉鎮,僅 11 鄉鎮有醫院,南投縣 13 鄉鎮也主要集中於 4 鄉鎮,對於居住在無醫院的鄉親,剝奪了他們就醫的可近性與急迫性,非常不公平。

究其原因,除了小醫院難以與大型醫院的規模優勢在現行制度不公平的立足點(包括單一藥價基準齊頭式平等壓縮小型醫院的生存空間…等)競爭外,還有就是過去未落實分級醫療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示意圖非文中單位/photo by 羽諾YUNO from flickr, CC BY-SA 2.0

近年來衛福部及健保署正逐步推動分級並挹注資源希望壯大社區醫療,這對非都會區的民眾是相當有利的。筆者認為,一個好的健保政策,要保障所有民眾尤其弱勢鄉親的就醫權益,同時亦應協助弱勢的地區醫院能夠立足於各鄉鎮以方便在地鄉親。

然因資源有限,應用在刀口上,要雪中送炭,毋需錦上添花。針對獨立苦撐、沒有奧援、慘澹經營的社區醫院,政府應藉由友善的政策予以支持,我們目的應是回到醫者的初衷,亦即照顧所有病患,落實就醫正義,提升弱勢民眾醫療人權。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 酸民動不動就嗆:放棄健保!但真正被健保荼毒的是第一線醫護人

>> 3千多家醫療院所加入虛擬健保卡 手機一鍵即掛號


※本文由 員榮醫療體系員榮醫院粉專 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推動分級醫療 落實就醫正義〉※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護理師職缺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醫師職缺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藥師職缺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醫藥行政

民眾愛跑大醫院拿藥、掛急診浪費醫療資源,造成血汗醫護也難落實就醫正義-分級醫療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