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癌症標靶治療新進展 癌症疫苗有望2030年問世
▲利用mRNA技術開發新關疫苗的莫德納藥廠也宣布,有望在2030年就準備好預防癌症、心血管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 (photo by photoAC)
編譯/Elisa
多年來科學家一直好奇,為何細胞裡的 Polycomb 複合蛋白─多梳抑制複合體 2(PRC2) 會有 PRC2.1 和 PRC2.2 兩種形式,因為這兩種形式都是做為 DNA 同樣區域的標靶,也同樣會阻止神經元細胞接觸基因庫某些區域,避免混淆細胞身分。既然如此,為何會有兩種相同作用的多梳抑制複合體?近期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就發布一項可能影響癌症生物學和標靶治療的重要發現,解釋為何會有 PRC2.1 和 PRC2.2 存在。
研究人員經過多次試驗後,對 Polycomb 複合蛋白運作有了重新理解,因為 Polycomb 複合蛋白的編碼基因經常在癌症中突變,而 PRC2.1 和 PRC2.2 會聚集不同形式的多梳抑制複合體1(PRC1)。這項發現與染色質(chromatin)和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s)有密切關連,能影響癌症生物學研究,對找出更好的標靶治療方法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利用 mRNA 技術開發新關疫苗的莫德納藥廠也宣布,有望在2030年就準備好預防癌症、心血管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疫苗。莫德納首席醫療負責人伯頓博士(Paul Burton)認為,因為 COVID-19 大流行,加速 mRNA 技術發展,10年後人類可以達到辨別與編輯疾病遺傳原因的目標,並採用相對簡單的 mRNA 相關技術去修復它。
今年2月,美國食品醫藥管理局 FDA 也給予莫德納個人化癌症疫苗突破性療法的用藥認定(Designation),加速這項疫苗的監管審查。
資料來源:Interesting Engineering 1、2
看了這文章的人,也看了...
豬血驚人作用!有助保存受傷的捐贈肺,縮短等待時間、提升成功率
本文由 科技島 授權轉載,原文〈推動癌症標靶治療新進展 癌症疫苗有望2030年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