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79
置頂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不少患者忌諱農曆7月接受治療,往往是在不得已的緊急情況下才勉為其難地接受手術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2023年國曆8月16日是農曆7月1日,也就是所謂的「鬼門開」的日子。傳統認為農曆7月「鬼月」是充滿禁忌的月份,諸事不宜,因此不少民眾常常忌諱在這個月份就醫,甚至要進行重大手術安排時,往往都會表示希望推遲至7月過後,但也因此延誤病情,導致許多憾事發生。

不過,鬼月真的死亡風險比較高嗎?對此,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展開調查,針對傳統華人社會中迷信的農曆七月和西方人避諱的黑色星期五,進行了一個簡單有趣的數據分析。

196位患者7月手術 死亡率低於整體死亡

根據振興醫院資料顯示,在2013年至2017年5年間,共有2943名患者接受心臟的大手術,整體死亡率約為4.0%。魏崢院長觀察到,其中有196位患者是在農曆7月接受手術,死亡率卻低於整體,僅為2.6%;而有26位患者在黑色星期五(13號星期五)接受手術,沒有一人死亡。

結果指出,在這些特定月份或日期進行手術的死亡風險並未高於其他時候。振興醫院表示,因為調查的數量龐大,可信度很高,從一個簡單的調查結果就可明白顯示,這些被視為不吉利的特定月份或日期完全不會影響到心臟大手術的成功率,顛覆了大家一直以來固著的觀念,大大挑戰地了長期以來文化習俗的觀念。

迷信與手術風險無關 應依科學證據做醫療選擇

此外,魏崢院長也指出,由於有不少患者忌諱農曆7月接受治療,往往是在不得已的緊急情況下才勉為其難地接受手術,因此患者疾病嚴重度通常都較高,理論上農曆7月手術的風險應該比平日來得高才對,但實際的統計數字卻顯示沒有比較高。

因此,該接受治療時就應接受治療,無需避諱農曆7月,以免耽誤先機、延誤病情。魏崢院長表示,希望這項觀察結果,對於公眾意識的提升和醫療決策的改進具有實質的意義,並提醒民眾,無論是什麼文化背景,科學數據都應是做出醫療選擇的最佳依據。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讀了這篇文章的人,還看了...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打針、抽血前必看!了解「暈針」原因及預防方法 別再臉色發白、暈倒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醫護大缺工 新北診所「週休3日」吸引人才、創全台首例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作者:吳儀文(健康醫療網報導) 本文由 健康醫療網 授權轉載    原文〈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護理師職缺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醫師職缺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藥師職缺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醫藥行政

鬼月手術死亡風險真的比較高? 醫師用數據分析告訴你!-心臟手術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