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作物病毒檢測 產學研發晶片立功
消費者愈來愈重視食品安全,如何從作物生長過程就避免病毒干擾,成為顯學。
國內產學共同合作研發農作物病毒晶片,預計明(2014)年中上市,搶攻全球每年2億美元檢測商機。
該項成果是由朝陽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生化科技研究所和晶宇生技產學合作的研發成果。繼全球首例將生物晶片應用在蘭花病毒檢測並上市後,再度發表可同時檢測多種病毒感染的香蕉、馬鈴薯病毒生物晶片系統,大幅提升檢測效率及降低成本。
研究人員表示,香蕉、馬鈴薯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卻容易受到濾過性病毒感染,威脅產量及品質至鉅,由於兩者都是藉由無性繁殖方式生產種苗,檢測、篩選繁殖用的母本,是種苗生產流程不可缺少的程序,及必要花費。
傳統上,植物病毒檢測只能針對單一病毒分別進行,且每次電泳膠檢至少要花費5小時以上,又可能感染生物風險,耗時且不經濟。
該項生物晶片檢測系統,可同時檢測香蕉及馬鈴薯上多重病毒感染。香蕉檢測系統可檢測香蕉萎縮病毒(BBTV)、胡瓜嵌紋病毒(CMV)及香蕉苞葉嵌紋病毒(BBrMV)。
馬鈴薯檢測系統則可同時涵蓋最具經濟重要性的5種病毒,包括:二種Potyvirus屬病毒PVY及PVA;二種Carlavirus屬的PVS及PVM及Potexvirus屬的PVX。
研究人員表示,香蕉、馬鈴薯採傳統方式檢測,全球每年約需花費2億美元,每次檢測3種病毒費用大約360元,但採用這次發表的病毒生物晶片系統費用,則可降低50%的支出。
MD News http://mdnews.itri.org.tw
更多即時、豐富的醫療情報,請加入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