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跨國醫材合作 補助醫師赴外學習
【台灣新生報 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2014/08/07】
醫療器材上市前,必須經過嚴謹人體實驗,確認效果與安全性,衛生單位才會核可上市,食藥署希望能加強台灣臨床實驗效能,推薦補助國內優秀醫師赴外學習;美日是醫療技術先驅,是台灣首要學習目標,不但能發展適合在地民眾醫材,臨床實驗研究量也非常好,讓醫材產業蓬勃發展。
三總內分泌及優生保健科主任醫師張芳維,經由食藥署推薦赴日考察臨床實驗作法,他說日本人工生殖法規非常嚴格,一次只能夠殖入一個胚胎,只有確診高流產風險,才能夠一次殖入兩個胚胎,因此不論取卵、受精培養、胚胎著床等,技術都必須非常完善才能有良好成功率,因此相關醫材研發就很重要。
台灣人工生殖不論器具或方法大多學習美國,為了提高成功率,取出多量卵子,一次殖入多個胚胎,因此常有多胞胎,但3胞胎以上對孕婦就會有危險,然而日本選擇保護孕婦,採取跟美國不同作法;不但如此,因為合適歐美的婦產科醫材,對於亞洲人並不太適用,所以日本開發出許多再地醫材,提高醫療效率。
台灣新生報
更多【正常班&週休二日】各地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進階搜尋-各式醫療】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