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你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護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你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Photo by Vladimir Fedotov on Unsplash)
文/Scanol
剛畢業的學妹問我對於她現在工時一天超過 16 小時有什麼看法?我的看法就是:「要不要住宿舍?拿交通時間來補眠比較划算。」
學妹一聽睜大雙眼表現出一臉不可思議,她想要的答案是我跟著她一起罵「護理界很爛」、「沒有人性」之類的,一如她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接著再說:「妳辛苦了!」讓她能夠跟康貝特一樣,喝了再上(年齡已洩漏)。
咳咳,親愛的學妹,我沒有說出口的是:「妳進護理界之前,不知道護理界就是這樣嗎?」
先別急著誤會我要拿「以前我們就這樣」或是「不爽不要幹」來壓迫新人,我要說的也不是護理界職涯,而是你的人生規劃。
小屁孩長大,只會變成老屁孩
在臨床上多的是年資 20 年,但事實上是 ditto 19 次的學長姐,他們一開始也是一樣,每天工作 16 小時,很快半年就熟悉常規,工時縮短到 10 小時,再過半年,感覺有點輕鬆,每天頂多晚個一小時下班,也沒什麼,日子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一轉眼要領退休金牌了。
但你說,他們真的有 20 年的經驗嗎?隨便一個認真一點的學弟妹 2 年就超過他們的學理與經驗,抓住機會就爬到更高、更遠的地方去了,而這些學長姐,年復一年的停在原點。
親愛的學妹,我要說的是,如果你連工作這麼重要的決定,都沒有經過規畫與思考,天真無知的進到了臨床,又只想百般抱怨而不做調整及改變,那你的 20 年後,就是會停在原點,抱怨一樣的事。
因為,你並不知道自己在幹嘛,也無法為自己的決定負責任。
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了解自己、看著目標,再做出決定
護理工作很不錯,在選校時還可以勉強說自己是被逼的被強迫被不知道要幹什麼,但每位護生都經過各大單位實習,我肯定每位護生都看過臨床,也一定知道當代臨床的變態環境,百分百是體驗過後,有選擇單位、院級、地區的機會。
因此,如果你
- 喜歡擺顯:醫學中心急重症
- 喜歡見紅休:廠護、校護
- 喜歡跟人說話有穩定感:老人、社區、長照、精神、安寧
- 喜歡移動跟變化:隨團、居家、國際醫療
- 喜歡錢多時間有些彈性:跟救護車、醫美、特別護理師、藥廠業務
- 需要兼顧家的:地區或區域的病房*
- 喜歡不拖泥帶水的:急診、開刀房
- 以上都沒有特別喜歡,也不是太缺錢:一般門診
- 喜歡說話想要穩定但也想多賺錢:老闆有賺錢的洗腎室護理師
- 光是一個護理界就有好多好多好多的組合與選擇。
〔註〕*說地區跟區域可以「顧家」是比較下的結果。因為通常會離家近一些,而要寫的學術報告等雜事相較醫中少,下班不用再趕資料或被誰逼著寫報告,錢通常也會比診所多,所以比起醫中下班還要趕報告、診所薪水很難養家,區域及地區會比較能顧家。
Photo by Caleb Oquendo from Pexels
成熟,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當然,每個工作要做到專業,都需要花時間,有些職務還需要有醫學中心的急重症經驗。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當公衛相關,那前兩年請安排自己進醫中的急重症拿個資歷,之後才能去公衛。
而當你知道自己每天工作 16 小時,是為了五年後的某個目標,你就不會找人抱怨「工作 16 小時很變態的事」,因為你知道這只是過渡期,一則很快上手後不會都是 16 小時工時,二則累積這些,是為了更重要的目標。
讓自己看著目標前進,就不會被旁邊毛毛刺刺的小東西一直干擾著,也不會演變成一直碎嘴抱怨,但實則原地打轉 20 年的那些 ditto 學長姐了。
最後,護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份,若你把人生的目標訂得清楚,又有貫徹的行動力以及堅持的毅力,我保證你在五年後會跟一批以前一起玩鬧的姐妹開始有代溝;再五年你會結交一批新的一起前進的朋友;十年後,當你再回過頭跟原地打轉的姐妹聯絡時,你會很感謝自己這些年的努力。
到時,記得給自己一個讚。
看了這文章的人,也看了...
當班第一次碰到病患癲癇發作超緊張!暖心爸反安慰護理師不用擔心
※ 本圖文由 白色天空 授權轉載,原文《成熟,是為自己的決定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