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使用乙型阻斷劑防心臟病 未必延壽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2014/11/12
心臟病發作接受治療後,現在醫界多建議患者使用乙型阻斷劑幫助預防復發。不過「美國醫學期刊」有研究懷疑這種做法是否真對患者有利。
研究指出,當患者接受乙型阻斷劑治療後,短時間雖然可以降低心臟病復發、心絞痛發生風險,但卻會增加心臟衰竭、心源性休克發生機率,對延長患者壽命沒有幫助。
美國紐約大學朗格尼醫學中心研究人員分析六十份隨機研究計畫,涵括十萬零兩千零三名患者,這些患者都有心肌梗塞問題,並接受醫師評估使用乙型阻斷劑。每項研究都招募至少一百名患者。其中十四項研究追蹤時間超過一年。
研究中所有患者都接受正規治療,結果顯示患者使用乙型阻斷劑三十天,的確可以降低心臟病復發、心絞痛風險,不過患者卻較容易產生心臟衰竭、心源性休克,且較容易停藥,不只如此,患者壽命也沒有明顯延長。
另有一項法國研究則發現,觀察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患者的心臟輸出速率,可以幫助預測患者一年內死亡率。這項數據往後或可用來做為評估心血管疾病患者風險指標。目前研究數據多為短期結果,較少長期觀察研究。
研究指出,從結果來看,患者心臟輸出速率越快,一年內死亡風險也越高,無論有沒有使用乙型阻斷劑,結果都一樣。
台灣新生報
更多【正常班】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純日班】醫護生技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