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620
置頂

亞洲患者用新抗凝血藥 防中風效果好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2015/01/06
心房顫動患者常需要服用抗凝血藥物,以預防中風。台北榮總江晨恩教授分析亞洲人使用新型抗凝血藥物資料發現,亞洲人使用新型抗凝血藥物後,不但效果較好,安全性也較高。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的心臟學期刊。
江晨恩教授指出,近幾年已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問世,相較於傳統藥物,新型口服抗凝血劑不但使用上更方便,不需監測藥物濃度,腦出血的風險也大幅降低。而在四種新的口服抗凝血劑的跨國臨床試驗中,台灣都有積極參與。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趙子凡表示,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雖然可怕,但是可以事先預防。除了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預防心房顫動導致的腦中風,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過去研究顯示,抗凝血藥物可以大幅下降六成四中風風險。然而傳統華法林抗凝血藥物較為不便,病患需要時常接受抽血以監測藥物濃度,有時甚至兩星期就得抽血,往往讓年長者苦不堪言,且傳統藥物很容易與咖哩、芒果、一些蔬菜等食物產生交互作用,使用上很不方便,最可怕的是會增加腦出血風險。因此一般民眾的接受度並不高,醫師在處方抗凝血藥物時也有許多顧忌。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就不需要抽血監測藥物濃度,腦出血副作用風險也會下降約一半。
趙子凡醫師提醒,腎功能不佳患者、心臟裝金屬瓣膜的患者不宜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血藥物。針對中風高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新型抗凝血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一般民眾可和醫師討論,尋求專業建議。
台灣新生報

更多
【正常班】護理工作機會
更多
【純日班】醫護生技工作機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