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對不起…我們住新北
photo by Hospital CLÍNIC from flickr, CC BY-ND 2.0
文/賈蔚醫師(賈叔叔的會客室粉專授權)
#新冠日記-7 醫師對不起…我們住新北
阿姨身形微胖,呼吸有些費力,在急診觀察室等待住院!
「外生殖器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後;肋膜腔積水」電子病歷如是記載著。
「阿姨妳好!感覺好些了嗎?」我直接問了阿姨最主要的不適感是否減輕…
「躺著休息比較不會喘了;比昨天好多了」
我發現阿姨在本院的就醫紀錄不多;惡性腫瘤的診斷、治療以及後續追蹤也不在本院….
「阿姨請問妳對自己的過往病史都了解嗎?在哪間醫院治療呢?」
「醫師我都很清楚!在xx醫學中心治療追蹤。」
「有接受手術嗎?」
「醫師和我說切除腫瘤後的重建手術太困難,所以我只做了化療和電療….」
我一邊聽著阿姨的敘述,也仔細地看著阿姨昨晚做的胸腹電腦斷層掃瞄片子….
除了明顯的肋膜腔大量積水,隱隱約約感覺到一些不尋常的腫塊,藏身在不易被發現的角落;而且,腹腔內似乎也像撒下了種子,散落在各處淋巴結上…
「阿姨,醫師在化療電療之前,有沒有曾經提過有遠處轉移呢?」我正在擔心是否問得太過直接….
「沒有啊!醫師怎麼了嗎⋯⋯」
「妳是否可以給我幾分鐘的時間,我先和放射診斷科醫師討論一下妳昨晚的檢查,我再給妳一些適合妳的診療建議…」
其實,我內心已經知道,我必須要將這位病人,轉回給xx醫學中心,她幾乎就是惡性腫瘤復發,且伴有多處遠端轉移。
阿姨的陪病者,是位年輕的女孩。
從眼睛看來,和病人十分神似(疫情期間人人戴口罩,露出的五官也只剩眼睛)
應該是病人的女兒吧!
「小姐,我可能會建議妳們轉院,因為媽媽的病情有變化,需要儘快回到原醫學中心進一步檢查治療⋯⋯」我竟忘了確認她和病人的關係
「醫師…….醫師…」年輕小姐欲言又止,似乎不太想接受我的建議,又似乎有難言之隱。
「有什麼事可以說出來,讓我們幫妳和媽媽」
「醫師…..對不起…..,我們住新北….」口罩下的聲音微弱但十分清楚。
「………」我一時接不上話,也快速整理著思緒。
我很快就明白了!
在這個時候,年輕小姐的內心裡深深感受到「住新北」,在別人眼裡就是「病毒」的代名詞⋯⋯
住新北又沒有告訴醫師護理師,就得背負著「隱匿」的罪名;
要承擔全國疫情尚未歸零的道德責任….
「妳不需要說對不起」我這句話搭得差勁,也沒有展現同理….
下班了!可我還是想不出來…
當下,我應該怎麼說才好!
#找回臺灣最美的風景
#我們都是一家人
>> 染疫失智嬤不斷溜出病房,醫護派「這人陪伴」秒聽話!網友感動:好貼心
>> 超暖!上百醫護接力獻唱「台灣的心跳聲」號召全台齊心抗疫
作者:賈蔚醫師(聖保祿醫院醫療副院長暨 急診醫學科主任)
※本文由 賈叔叔的會客室 粉專授權轉載,原文〈#新冠日記-7 醫師對不起…我們住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