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內的工具人!
▲醫院內的工具人!(Medical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
文/洪素卿
「看來,我的診所可能要加聘一個“工具人”了!」農曆年前,一個熟識的開業醫師朋友對我說了這句話。
工具人原是棒球用語,指哪些球場上內野、外野都能守備的選手,一旦守備位置有缺、他們便能隨時遞補。現實生活中,工具人也常用來形容那些總說「只要她快樂、我就快樂」、有求必應,但從未被對方當成伴侶候選人的男人或女人。
那麼,醫院裡的工具人呢?以前最長用來形容「男」丁格爾,他們舉凡土木水電、粗重工作、對付凶悍家屬,甚至光是站在那裡讓家屬誤以為是醫師…..都很好用!!
朋友診所需要工具人,則是因為全面周休二日後,週末上班人力不足。不僅護理人員短缺,行政、司機人力調度也成問題。「加聘兩個人不敷成本,所以最好是找個又能當司機、還能兼任行政事務的工具人最適合了!」
其實,願意加聘人力、已經算夠意思了。畢竟勞基法修正後、估計醫院人力費用增加一成,但醫療給付是否對等提升、沒人能給答案?
安撫病患 護理師幫忙玩遊戲破關
令人擔心的是,護理人力狀況可能更加吃緊。畢竟,除了一人當多人用之外,不少護理人員原本就已經是另類工具人!平日臨床工作之外,還有寫不完的記錄,休假日還要上課。
即便是手術房護理人員,必要時也得硬著頭皮負責數十床急診觀察床。更別說,輪夜班時,病患電燈壞了、馬桶不通,若人手叫不來、只好當水電工。甚至有護理人員幫住院病患手機遊戲破關,只因為要讓患者睡覺,讓隔壁床停止投訴!
雖說工具人是近年職場現象之一,但若因為醫療給付沒有因應勞基法變更而調整,導致醫院出現更多工具人,則值得商榷。畢竟司機兼行政還能想像,未來會不會連社工也要兼司機?
在給付政策改善前,只能說,若你也是醫院裡的超級工具人,除了小心別過勞。千萬要兼顧與家人間的交流,以免在醫院是個多功能超人、在家裡卻落得全無功能!
精選文章
作者:洪素卿 文章來源:職涯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