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也有金鐘罩?傷口護理師說:biofilm造成傷口不癒合,所以你得這樣做!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infoseek.co.jp)
文\葉敬淳(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主治醫師)、莊玟玲(奇美醫學中心傷口照護中心傷口護理師)
傷場如戰場!細菌竟也有 金鐘罩鐵布衫?
案例:「一名 40 歲男性,107 年 5 月 29 日從樓梯摔落,不慎足踝骨折,手術後歷經十個多月的療養,雖然使用過各類的中西式藥膏,傷口仍然未癒合,導致他心情鬱悶。最後,經轉介至奇美醫傷口照護中心的傷口照護特別門診處置,經團隊評估,傷口 11 乘以 5 平方公分,傷口異味重、大量滲出液,表面有可移除的不透明薄膜,薄膜移除後又反覆出現,雖然懷疑感染但經細菌培養卻又呈現陰性反應。
在經過多次的傷口清創,選用抗生物膜敷料覆蓋後,傷口從過去的一天換藥 2 次,改為平均 3~5 天換藥一次。至 108 年 8 月 14 日,傷口縮合為 5 乘以 1 平方公分,疼痛改善,傷口面積減少了 90%,這樣的結果讓該名病人的生活品質改善與重拾希望。」
▲主講者傷口照護中心主治醫師葉敬淳與傷口護理師莊玟玲及其講題
生物薄膜(biofilm),為細菌群聚產生的黏性生物膜,猶如金鋼防護罩,幫助細菌抵禦抗生素與抗菌劑的攻擊。其實生物膜,在日常生活中可見,像是水管、水槽、魚缸等表面的黏性物質或是牙齒上的牙菌斑。當傷口生物膜產生時,即使生理食鹽水沖洗、優碘消毒、抗生素塗抹也無能為力。因為生物膜猶如細菌的金鋼罩,提升細菌對抗生素的抗藥性,使抗生素無法攻破防護網,難以根除內部的細菌。即使刮除傷口上的生物膜後,生物膜在 24 小時後,又會再生。
2017 年最新的傷口護理雜誌(Journal of wound care)研究指出,慢性傷口上有生物膜的比例,高達 78.2%(N=185)。因而阻礙上皮移行與肉芽組織生長不良,導致傷口長久不癒。
傷口生物膜的診斷,需透過顯微鏡才能偵測,費時又費力,於臨床困難執行。文獻指出,若傷口有下列情形,則可能存在生物膜,包括:表面有移除後又反覆出現的膠狀物質、肉芽品質不良:增生過多或脆弱、過度潮濕、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延遲癒合、反覆感染、高度懷疑傷口感染但細菌培養卻呈現陰性、已排除傷口導因與合併症,但傷口仍未見改善。因此,去除生物膜是傷口護理中很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