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後不離床!一週後突然「無呼吸心跳」急性肺拴塞險喪命
▲急診醫師黃鎧翊強調,民眾對於長期臥床要有風險意識
手術後在醫師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要下床走動!
50 歲的伍姓婦女動手術後出院,在家休養的 1 週內幾乎未下床走動,因虛弱無力到衛福部彰化醫院急診,收治住院竟發生急性肺栓塞,沒有呼吸心跳,4 次急救才恢復生命,但大腦受損導致講話困難、無法走路,也因為復健及早介入,終讓伍女帶著笑容走出醫院。醫師強調,伍女手術後都不走動引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進而造成肺栓塞,差點喪命!
伍女的家人表示,她在某醫院切除子宮肌瘤,住院幾天後回家休養,但她覺得虛弱,不想下床,連吃飯、大小解都在床上,1 週後覺得比較喘,感到全身乏力,食慾不振,於是到彰化醫院急診。
彰化醫院急診室醫師黃鎧翊指出,伍女深夜來診,有 10 多年憂鬱症病史,由於其身體相當虛弱,也擔心其之前的手術是否造成後遺症狀,先收住院觀察,不料,翌日伍女竟突然心肺功能停止,沒呼吸心跳。
胸腔內科主任林澤宏說,當天是他假日值班,他獲報後馬上對伍女 CPR 並插管急救,但伍女心跳恢復後不久又停止,來回急救多次後才較穩定,轉送加護病房卻又心跳停止,又馬上急救,醫護人員接連急救 4 次,家屬焦急不已,歷經 2 個多小時才救回,經電腦斷層確診為急性肺栓塞。
▲復健科主任廖宜新
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表示,由於伍女甫動完手術,不能用血栓溶解劑,於是施打抗凝血劑除去肺栓塞,伍女昏迷 1 週才醒來,也由於曾多次心肺功能停止,其大腦缺氧受損,語言及手腳功能都出現缺損,講話困難、難以行走,因此知會復健科收住院治療。
林文培說,檢驗發現伍女體內的蛋白 S 及蛋白 C 缺乏,這是一種罕見的自體顯性遺傳,先天性血栓易形成體質,也就是說,造成血栓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再加上她一週臥床不動,機率更高了。
黃鎧翊強調,民眾對於長期臥床要有風險意識,若醫師允許,術後最好要儘快下床走動,不然就容易引發下肢深層靜脈栓塞,若其血栓往上流,肺動脈突然被血塊塞住,造成肺栓塞就非常危險,伍女即是如此。
復健科主任廖宜新指出,伍女能從講話困難、無法走路到講話順暢、行走如常,復健的快速介入是一個重要關鍵,伍女在加護病房昏迷 1 週後醒來,經治療轉入復健科病房,給予物理治療,以球、拉力機等各種器具訓練肌耐力、協調和平衡;也進行細部動作的職能治療及加強吞嚥訓練的語言治療。
廖宜新表示,伍女很配合治療,不到 1 個月已經能慢慢行走,原本吞嚥不良及講不出話的情況也都改善,如果復健沒有及早介入,或許就不會這麼順利。
高燒、瀉不停並非腸胃炎!檢查竟是罕病「克隆氏症」 需終身服藥
文章/圖片來源:衛福部彰化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