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醫護人員,你身邊的人會不會把你問到飽?
過了一個月這件事像沒發生過一樣
我:「牙怎麼呢?」
他:「白點不見了」
又有一回他睡醒手麻不能動,一樣也掛號骨科。
他原文:「我一定是手斷了,天啊!我還沒抱兒子。」
到醫院,醫師:「一個姿勢太久了,其實你現在應該好了對吧?」
李察:「想說都掛了~」
又一回他覺得尿多又難解,又去看病,驗了小便,醫師說報告根本無異狀,我看了報告對他:「如果要比小便報告健康度,你是榜首。」
他依舊說他尿不出來,醫師膽怯的問「有拉K嗎?」
李察跳起來:「我養生達人我只拉屎!怎可能拉K?」
李察脅迫醫師給他開小便暢通的藥,他就心滿意足的回家服藥了。
隔天李察又打給我:「我小便有血!然後拍了他尿的照片傳給我。」
小便橘色的,他覺得自己腎壞了!
我:「那是藥導致的,你不要吃就好了。」
我同學小花的媽媽,發現大腸癌到過世只有幾個月,小花媽媽發現自己解便有血已經兩年,但因為害怕所以逃避看診,誰也拿她沒辦法,直到腹痛不止、開始疲勞不堪,去看診時,醫師就說都轉移到肝了…
這些過猶不及的求醫態度,雖很多都和個性有關,但也包含醫療資訊的散布過度造成恐慌,或因為醫療的便利所以濫用資源,這是台灣普遍的現象,我覺得最正確的態度是,有員工體檢的就去、有免費癌篩的就去,這都是最好的預防,不要自己嚇自己,有意思嗎?
如果已經是明顯不對勁、都用年算了,逃避不會好啊!
正確的尋醫求治態度是要確實做好預防、正確的養生觀念,切勿道聽塗說。
文 / 王文彤
延伸閱讀 >> 這 5 句不適合說的話,一半以上的病人說過
醫護非視不可 Line@ 好友招募中~ 等你加入唷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