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
到院前心跳停止,該怎麼辦!?
OHCA救護步驟。(圖/轉自游文瑜醫師部落格)
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OHCA)[註1] ,通常指的是病患在到達急診室前,就已經出現死亡的症狀,像是心臟失去機械性收縮與舒張功能,導致無法輸出血液到全身,通常急救也需要極高的時效性,因此位居全球死亡率排名第一。
從1891年Friedich Maass首度在人類身上施行胸部按壓,至今一百多年過去,全球OHCA的存活率仍然不到10%,而且急救成功的時效越久,病患也常常因為缺氧,導致大腦與腦幹受損成為植物人。
「即時啟動CPR及儘早心臟去顫,是OHCA病人存活的關鍵。」
在急診室工作多年的游文瑜醫師指出,「儘早」是救活病患的核心關鍵,不管是「儘早」求救、「儘早」施行心肺復甦術、「儘早」除顫電擊、「儘早」高級心臟救命術等等,OHCA症狀的急救分秒必爭。
「生存之鏈取決於社區、緊急救護系統(緊急救護勤務指揮中心、EMT)及醫院三方面的同心協力。」
OHCA症狀發生時,身旁通常是非急救專業的親朋好友,但第一時間的心肺復甦術(CPR)[註2]異常重要,通常也是病患能否救活的關鍵之一,如果身邊有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的話也要即時施行除顫電擊,在通報EMS緊急救護系統後,送達急診室後再交由專業的醫護人員急救,因此社區、緊急救護系統(緊急救護勤務指揮中心、EMT)[註3]及醫院三方面是環環相扣,中間不能有絲毫閃失或怠慢。[註4]
*OHCA症狀急救步驟詳見附圖
(以上部分參見於游文瑜醫師部落格,授權本論壇使用)
本文轉自《全民論壇》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