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苦主現身說法!想提升醫療品質,先從尊重「臨床護理師」開始!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Johnlocke)
原標:合理對待護理師,是真心誠意為您好
上次那篇別讓護理師不開心之【住院家屬】該知道的十件事有些塔外人士不以為然,覺得自己住院就是不舒服、有付健保費就是大爺,你們這些護理師,沒叫你們跪著上拖鞋就很客氣了,是在秋什麼?
這位大爺,容我向您解釋一下,為什麼說合理對待護理師,是真心誠意為您好。
真正的VIP根本不用開口,需要開口的都只是一般人
是的,很抱歉現實跟限量一樣殘酷,會在臨床對醫護人員大呼小叫的,真的都只是一般人而已,那些真正的皇親國戚,護理部主任會親自下來檢查單人房的衣櫃理的衣架數量夠不夠,甚至能夠單位改班表,全部排資深人員照顧,更不用說包個病房,24 小時特別護理師加看護 2:1 照顧。
其實啊,照顧過這麼多貴族,覺得最有趣的是他們反而非常客氣有禮,不曾有大呼小叫的情事。
而會需要親自告訴護理師,自己認識誰、跟誰很熟的,基本上就是一般人而已,跟所有門診、急診轉上來的病人都一樣,在我們眼裡,頂多是肺活量比較好的一般人罷了。
護理師真的只是人,是人就會不爽不要做
而不是真的皇親國戚的一般人,又任意的大呼小叫,護理師們就會不爽,不爽的結果如下:
1.不爽的走,臨床護理人員流失
知道護理只是一份工作的人,轉身就去做其它工作了,光看護理師執業率總是只有五、六成,就能知道護理工作並不是不可取代的。而臨床護理人員流失,直接造成病房穩定度不高,護理人員壓力增加。
2.不爽的留,醫療品質下降
穩定度下降、臨床壓力更高,還在病房的護理師態度就會很差,也因為覺得自己隨時不爽不要幹,又何必專研護理知識?形成整個工作環境氣氛差、向心力差,一線更像是在火藥庫上班,隨時可能引起連環爆。
(Photo by Luis Melendez on Unsplash)
不爽不要做,衰的真的不是護理師
而這樣的醫療環境,衰的真的不是護理師,而是無權無勢、無錢無力的一般人,也就是還需要動自己的尊口提醒護理師自己很尊貴的您。
醫療工作不是西餐廳裡選「和牛」還是「超市牛」這麼一翻兩瞪眼的事,更沒有3分熟及9分熟的標準明確,不爽主廚還可以換一片,或是帶回家自己煎,不燒焦好像也還好。但醫療不是這樣的,除了常常只有一次機會的決策,更多的是,那些一般人根本無從分辨的醫療專業。
您覺得醫生叫他開電腦斷層就開、都叫資深護理師來打針就叫做 VIP 服務?我只能說人生的苦難多半是自己無知造成的。
為了安撫您的頤指氣使以及無止盡的檢討報告,把護理師那些真正該用在衛教家屬醫療知識、真正讓病人健康的時間以及解說的耐心,都用光了。
這種情況下要求醫療品質,只是個笑話。
健保下人是活著,但活得好嗎?
(示意圖,翻攝自中央廣播電臺)
當然,您可以說我是危言聳聽,現在看醫生跟買菜一樣,一天內可以從頭皮看到腳皮、從曈孔看到毛細孔,哪有什麼醫療品質堪憂的問題?
不如來看看天下這篇文章吧〈全球醫療品質評比 台灣慢性病為什麼拿下難堪名次?〉
這份評比,突顯台灣長期重急性醫療,輕慢性病照護的後果。
「醫學期刊《刺絡針》公布 1990 年至 2015 年全球醫療品質評比,台灣僅排名 45 名,落後鄰近的日本 11 名與韓國 23 名。向來以全民健保方便普及自豪的台灣,錯愕地面對難堪的名次。」
就說了,真正的造成病人苦難、反覆就診的不是無法把護理師當下人呼來喚去,而是無法在現有就醫體制下獲得人類該知道,但不知道的專業知識,那些真正該由專業人員花時間好好引導的照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