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傷「心」!傷害累積恐成心臟衰竭
為何高血糖會導致心臟衰竭?
糖尿病與心臟衰竭間的關係非常緊密,糖尿病是造成冠狀動脈疾病、的重要因子,糖尿病患族群中至少 40% 合併有冠狀動脈疾病,這些心血管疾病未來就是造成心臟衰竭很重要的因素。糖尿病患族群有 15-20% 合併心臟衰竭,糖尿病患族群死亡的原因裡有 60% 來自於心血管疾病。
蔡青峰醫師指出,糖尿病除了驗血糖還會驗糖化血色素,簡稱 HbA1c,單位是「百分比」。糖尿病患的 HbA1c 每增加一個百分比,造成心臟衰竭的危險度就會增加 15-16%。
另外有部分病患本身沒有心血管疾病,但是臨床上仍因為糖尿病而出現心臟衰竭的表現,這類病人過去很常被輕忽,後來大家才漸漸發現糖尿病族群裡心臟衰竭比例很高,除了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外,因為心臟每天都泡在高血糖裡面,直接造成心臟肌肉損傷,稱為「糖尿病心肌病變」,又叫「甜心症候群」。
現在很多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不論是在歐美或是台灣,除了評估降血糖效果外,也要去評估對心臟血管的影響,會不會造成心臟衰竭增加,或者是對心臟有沒有幫助,能否降低心臟衰竭發生率。
為何酒精會傷害心臟?
酒精在血液中的濃度,以及在血液中維持的時間都關係到酒精對心臟的影響,當酒精濃度愈高、維持時間愈久,就等於心臟泡在酒精裡面,也會造成心肌病變,稱為「酒精性心肌病變」,這是酒精造成心臟衰竭最直接的原因。蔡青峰醫師道,嚴重程度當然跟累積喝酒的量和時間、以及每個人對酒精的敏感度有關。
酗酒還會導致營養素維他命B1缺乏,造成心臟肌肉營養不良以及病變,也可能造成心律不整,尤其是心房顫動,進而導致心臟功能惡化、心臟衰竭。在國外亦常見「假日心臟症候群」,便是因為周末狂歡喝酒,酒精濃度太高,導致急性心房顫動發作及心律不整、急性心臟功能衰退。
長期飲酒也容易造成肥胖、代謝症候群,進展成糖尿病後又因糖尿病造成心肌病變。
哪些藥物可能導致心臟衰竭?
蔡青峰醫師道表示,除了少數化療藥物外,目前臨床上所使用的藥物,會造成心臟衰竭的不多,因為大家都會先了解藥物本身是否有心臟毒性,以確保安全。
至於非法藥物古柯鹼、安非他命等就容易傷害心臟,因為這些藥物會刺激交感神經,在短暫時間興奮過度,造成心臟跳得很高,耗氧量很高,一旦供應不足或是需求量過高,就會產生心臟衰竭。另一方面這類藥物也會造成周邊血管收縮,突然間血壓升高,造成心臟無法負荷。
這些毒品除了透過刺激交感神經外,藥物本身也會造成心臟肌肉的毒性,抑制心臟肌肉功能,國外有很多病患因為使用古柯鹼,造成心臟冠狀動脈痙攣、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栓阻塞,導致心肌梗塞,接下來就造成心臟衰竭。
貼心小提醒
血糖、血脂、血壓過高時,患者通常都沒有感覺,但是會對心臟持續造成傷害,日積月累下來就變成大麻煩,大家務必小心在意,終結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