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660
置頂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曾耀賢主任表示,台灣在利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時,有四個「十」的困境。第一個「十」是患者常等到糖化血色素高達「10%」時才接受胰島素注射;第二個「十」是常拖到糖尿病病程達「10年」以上,才開始接受胰島素注射。由於拖到很晚才開始使用胰島素,胰臟沒有早期受到保護、獲得休息,後來功能變得更差。因此第三個「十」,就是血糖控制達標者不到「10%」。第三個「十」是當血糖很高才使用胰島素,造成低血糖的機率也會比較高,可能達「10%」。

「過去的觀念常以為要血糖很差才會打針,」曾耀賢主任不斷強調:「其實及早使用胰島素治療過高的血糖,保護胰臟功能,是非常重要的新觀念。」

目前胰島素的劑型選擇很多樣,有速效型、短效型、中效型、長效型胰島素,可以視患者需求選用不同的胰島素劑型。例如飯後血糖特別高,可以利用短效的胰島素治療;有些患者需要利用長效型胰島素模擬自然的胰島素基礎濃度,讓整體血糖下降;甚至也有長效加短效不同比例的混合型胰島素,有的各佔50%、50%,有的則以70%、30%的比例,適合不同的族群,患者使用也更加便利。

胰島素是身體本來就有、不可或缺的荷爾蒙

曾耀賢醫師解釋,很多患者常抱持對胰島素的誤解,而有類似「打胰島素會洗腎、失明」的說法,其實胰島素是我們胰臟本來就會自然產生的荷爾蒙,對身體不會有特別的副作用,甚至在懷孕婦女、一歲幼兒、肝腎不好的患者都可以使用,對肝腎功能的安全性高。糖尿病患會洗腎、失明,乃是長期血糖超標的併發症,與胰島素無關。相反的,若能善用胰島素把血糖控制好,越有機會避免腎臟衰竭、視網膜病變。

使用胰島素可能遭遇的問題,是患者注射時間點或劑量沒調整好時,可能導致低血糖。我們通常會配合進食的時間來注射胰島素,假使打完胰島素卻吃很少或沒吃東西,就容易出現低血糖。有些患者則是增加了運動量,身體對胰島素敏感性改善,這時就要調整胰島素的注射量,以免出現低血糖。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低血糖會讓患者感到不適,像是血糖值降到70 mg/dL以下,甚至到50 mg/dL以下時,可能出現全身無力、虛弱的感覺。「冒冷汗、視力模糊、發抖、心悸,都可能是低血糖帶來的症狀,」曾耀賢主任提醒:「照顧者若發現患者變得嗜睡、精神不繼,也可能是血糖太低。」

若出現這樣的狀況,可以趕緊驗個血糖,然後吃15克糖,大約是三顆方糖,或喝一罐養樂多或一罐濃縮果汁。15分鐘內若沒改善,可再補充第二次的糖份。

要減少低血糖發作的次數,最好能規律進食、量血糖。若有運動量增加或飲食量下降的狀況,可以依據血糖值調整胰島素的用量,或搭配使用不同類型的胰島素。

曾耀賢醫師回憶,曾經有患者在早上、晚上各打140單位胰島素,一天需要280單位胰島素,因為血糖高舊增加胰島素劑量,反而應該從飲食、運動、注射劑巧著手,這位患者經過指導,調整飲食、運動和避免固定施打部位產生的脂肪增生,漸漸把胰島素劑量調下來,一天只需要80單位胰島素。可見飲食、運動和衛教的配合對糖尿病相當重要。胰島素是幫助控糖的好工具,糖友要好好記錄自己的血糖變動和施打劑量,回診時就能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組合!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延伸閱讀

>> 流感引起重症很致命!不要輕忽,接種疫苗要趁早

>> 為什麼30歲開始就要做乳房超音波?外科女醫圖解告訴你


本圖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善用胰島素,穩定血糖、保護胰臟,醫師圖文解說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護理師職缺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醫師職缺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藥師職缺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醫藥行政

【名醫專訪】35歲也可能有糖尿病!等到發現高血糖 胰臟功能已去了大半-胰島素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