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842
置頂

【醫生自主離院】─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

【醫生自主離院】─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工作甘苦談
示意圖/翻攝自tvN官網

文/陳和謙醫師

這幾個月,身邊的一位擔任住院醫師的朋友,跟我講說他現階段所遇到的問題,跟我講說他近期很低落、很難過,不想再繼續做下去了……

幾個月前,他也跟我說過這番話。當時,我覺得他只是一時的發洩,但再次跟他交流,也才確認了他其實真的已身心俱疲。

【醫生自主離院】─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工作甘苦談
▲AAD,醫院裡的用語,一般指的是病人不遵照醫師建議,在疾病還沒治療完畢的情形下,就要求中斷接受治療,出院離開


其實,他所遇到的這些問題,圈內人都並不陌生,概括來說,一切幾乎就是體制對於醫師的沒有人性所導致的,具體來說可以分為幾點:


一、工時太長,長期無法獲得充足休息:

每天早上還沒七點半就到醫院,每天晚上六點之後才離開醫院,中間沒有休息時間。病人隨時會有事,護理師隨時會 call 你。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值班。要澄清的是:

醫師的值班不等於一般行業的上班,不是值完班就下班。


住院醫師「值班」的意思是,當天早上不到七點半就到醫院,工作到當天晚上下班之後,晚上還要忙各種事情,然後工作到半夜十二點也不一定能結束,結束去睡覺之後,只要病人的狀況有變化,護理師就會 call 你。

所以你半夜二點、半夜四點都可能會接到電話,接到之後,可能還要起來評估病人,然後當天早上再繼續參加七點半的晨會,之後繼續上班。

外科的話,就是這樣沒有充足睡眠之後,隔天還是要繼續站在手術台上。接下來也是要到了下班時間才能下班。

【醫生自主離院】─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工作甘苦談
photo by Axelle Geelen from flickr, CC BY-NC-ND 2.0
 

當然,下班往往也不能準時。而且,病人如果有狀況的話,基於責任制,基於在團隊裡表現地像一個認真負責為病人著想的醫師,你必須留下來處理完才能離開。

不分大小醫院,住院醫師這樣的值班生活,一個月基本上會有 8 次。

#病人睡不著很重要需要處理醫師睡不著沒人會處理
#醫師不是人病人才是
#醫界不太向外說明真相一來因為沒空二來真相太可怕


二、心理壓力太大:

除了工時長、睡不飽所造成的生理負擔,醫師也有遠高出一般行業的心理壓力。

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是,臨床上有一些處置一旦做錯,便悠關性命,並且無可挽回。不過,大家比較不知道的是,住院醫師必須承擔很多來自主治醫師、護理師、同儕以及病人的壓力。

住院醫師畢竟是在主治醫師手下做事情,一位住院醫師的養成,與「學徒在師傅手下幫忙」有相當程度上的相似。於是學徒就有來自師傅的壓力,師傅一個眼神、一個口令,就可以對學徒造成很大的心理負擔。

【醫生自主離院】─ 簡介住院醫師的壓力來源-工作甘苦談
photo by ILO Asia-Pacific from flickr, CC BY-NC-ND 2.0


再來,醫學上許多的臨床判斷和處置都需要專注,但現行法規和體制的運行之下,醫師在臨床場合幾乎很難專心,負責的病人數多,一下病人有新的症狀,一下被突然出現的家屬車輪打擾,一下護理師又有太多的指令需要請醫生完成行政上的手續,這一切也使得住院醫師的工作更顯「紛雜」而無法專注思考。

最後,來自同儕的壓力大多來自比較的心理,以及第三者對同職級能力者的期待。來自病人的壓力多半來自一些不理性的病人或家屬,對於醫師直接地表示不信任,甚至口出惡言。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