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RN的告白|台灣護理師薪水只有美國的 1/2,工作量卻是他們的 10 倍
看到華航企業工會發表譴責空服員應該先做好飛行調度的安排然後再罷工,怎麼可以讓華航高層措手不及的新聞時,我只覺得可以在沒有邏輯一點。如果飛機照飛、錢照賺、高層照樣沒有責任一身輕、然後就只有派一群空服員群聚發表演說訴求、大家唱唱歌的話,你當作罷工是在開園遊會嗎?慣老闆一樣不痛不癢!
看到有人提出如果護理師罷工,病人死掉誰來負責的說法
我想問的是,那如果醫護人員超時工作過度疲勞造成給藥錯誤開錯刀醫錯病,為什麼這種情況造成病人死亡時就要醫護人員買單!?我們有準時下班的選項嗎?沒有!那為什麼我們活該被告!?
沒有什麼職業天生應該被當奴才一樣的存在,沒有什麼職業應該要燒光自己只為點亮別人,不要再說醫護本來就是高道德標準的工作,根據馬斯洛理論,最底層的生理需求都被掏空了,又何來頂端的自我實現!?
有很多學長姐學弟妹看不慣台灣的臨床環境,紛紛出國當護士去了,縱然可以在較合理的工作環境實現自己的專業能力跟理想是很令人欣慰的事,但我常常想,如果同樣可以在台灣得到相應的報酬,專業受到重視,工作權益受到保障,誰會不想要待在自己的國家工作,不用重新適應一個國家跟文化,不用學習新的陌生的語言,不用花加倍的努力卻只得到跟當地人一樣的競爭力,然後可以舒舒服服的待在自己國家不用跟家人兩地分離?
看到最近企業代表對於勞工恢復國定假日的不滿,看到郭不羞覺得台灣人假放太多競爭力都放掉了,我知道改善台灣勞動環境這個想法直到真正落實前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路很漫長,走了看不到盡頭,但是不走,我們會一輩子停在起點,成為老闆眼中做滿了是應該,做不滿你被裁掉是活該的存在!
延伸閱讀
文/經原作者 Vicky Lin 授權轉載,寫於2016/06/24
圖/Image by David Mark from Pixabay
精選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