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裡的隱私權之爭~中篇
每一家公司在找員工的時候,都不希望找到一個短期 ( 每一個人對短期的定義並不一樣,我也沒有意思要在這裡深究這個問題 ) 內就會離職的員工,當面試官發現員工有可能會因為生活改變而離職時,心中的警報器就會響起來。所以,許多面試官會試著去探就應徵者的隱私:家住哪裡?怎麼來公司的?結婚了嗎?有小孩了嗎?老公在哪裡工作?有沒有去進修的打算...而這林林總總的問題,背後真正想知道的其實是:員工會不會因為任何非關工作的因素,而在短期之內離職?
我不是說這是對的事情,尤其是,在某些比較先進的國家,這樣的提問涉及就業歧視,根本就是違法的。但在台灣,我不知道耶,好像雇主給員工一份工作是天大的恩惠一樣,所以雇主總覺得可以干涉員工的生活、家庭、興趣...我記得我分享過這個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我去應徵工作,面試我的德國籍高階主管注意到我有過一段很短的工作經歷,於是他開口問我:「咦...你有一份工作只作了幾個月耶...」然後他自己停了一下,修正他的說法:「喔...我只是好奇為什麼台灣人會常常換工作,而你是HR,所以說不定你願意和我分享一下台灣人怎麼看待換工作這件事情,我完全沒有意願要探究你的私人隱私,所以如果你覺得不方便回答,請不要告訴我,而且我保證這不會影響到你是否被錄取。」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對一個德國人來說,連一個人上一份工作只作了幾個月都不能被拿來當作錄取與否的甄選標準,但台灣人卻連應徵者的父母兄弟姊妹子女都拿來當作面試的考題。也許可以說是國情不同,台灣社會對於個人隱私,似乎並不是那麼地尊重。
但我也要指出,就算面試官沒有開口詢問這些和隱私有關的問題,任何一個應徵者只要在面試的過程中主動透露出自己將來有可能會常常請假回家照顧小孩、有可能會因為健康因素而請長假、有可能會因為配合先生 ( 或太太 ) 的工作而移居其他城市、有可能去進修而無法配合加班...都會讓公司的人力資源人員覺得雇用這名應徵者,會給公司在未來帶來麻煩。所以,如果有其他人選可以選擇的話,這位誠實的應徵者得到錄取的機會,恐怕是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的。
而且這樣的事情不僅僅發生在甄選過程中,也發生在企業裡的任何一個環節上。
我任職過的某一家公司是允許同仁在上班的時間使用MSN作為內部或對外溝通之用的。對管理者來說,MSN是一個優缺點參半的工具,很多時候,MSN提供了便宜方便即時的溝通管道,但更多時候是被員工拿來當作八卦聊天的工具。另外一個常被端上檯面的理由,是MSN對資訊安全有著一定程度的危害,透過MSN,員工可以非常輕易地將許多工作上接觸到的資訊 ( 甚至機密 ) 外洩給非公司的員工。所以每隔一陣子,就會在主管會議上聽到有人提議要明文禁止MSN的使用,只是每一次這樣的提案都不會得到大多數主管的支持。但這樣的爭議前前後後討論了幾次之後,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還記得,業界有一位研發工程師被他的前東家以商業間諜的名義控告,結果檢調單位甚至追查到我當時任職的公司來了,因為檢調發現那一位工程師和本公司的某一位工程師也常常有MSN的往來...這下子好了,資訊安全的議題再次地被提出來,而公司最後的折衷方案是,MSN還是可以使用,但所有的對話記錄將被系統監控,並且會不定期地抽查對話內容。翻成白話文就是,員工還是可以用MSN,但你要有心理準備,公司隨時會抽查這些內容,所以要透過MSN和別人說些什麼,你自己拿捏。
這樣到底有沒有比全面禁用要來得好一點?我還真的無法回答。但至少公司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是:所以如果你要把MSN當成溝通工具、正大光明地討論公事,公司還是支持這個工具的使用;但如果你要用MSN來閒聊是非或是洩漏公司機密,那公司是不支持的。
隱私權在企業裡到底代表什麼呢?這真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從極端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將本逐利,為了預防發生不可預期的問題,公司一定會想要作一些管理和規範,只要講到管理和規範,和員工的個人自由或隱私勢必互相牴觸。
引文出處: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部落格 所有文章皆經由版主同意後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