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1749
置頂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

僅管「勞動調解」由法官主持,並有耗時大幅減少(相較一般訴訟而言)等優點,但勞資爭議處理法之調解(下稱「勞資爭議調解」)所需時程則更為快速,就法條規範而言,調解人為21日,調解委員會為45日;在實務操作上,除一些較為複雜的案件(如:職災補償),因確有多次會議之需求外,大致可於2至3週處理完畢。再加上「勞資爭議調解」相較於「勞動調解」,在「爭點整理」及「證據調查」等程序上較為簡易,對於雙方當事人程序知識上的要求亦較低,也就是進入門檻較低。因此,即便勞動事件法實施之後,「勞資爭議調解」仍有相當發揮之空間。

 

又,在現行勞動部委由法律助基金會(下稱「法扶」)辦理之法律扶助專案來看,其申請以「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為前提(即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可向法扶申請免費義務律師,並委任其打官司);若未來此規範沒有變動,勞方仍可能會選擇先踐行「勞資爭議調解」,以換取申請法扶義務律師之資格,好降低未來「勞動調解」之程序門檻。

 

最後,以往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後,進入訴訟的比例並不高,其原因之一便在於「過於耗時」;在勞動事件法大幅減少所耗時間外,更大幅調整了舉證責任、訴訟費用等程序規範,大幅降低勞工的訴訟成本及門檻,不難預見,未來勞資爭議調解不成立後,進入訴訟的比例可能會有顯著的提升。

 

在這樣的前提下,「勞資爭議調解」未來究竟會扮演什麼樣角色,頗值玩味;如:在調解不成立時,調解人或調解委員會是否會扮演起釐清事實或整理爭點的角色,以利後續程序的進行?

 

甚至,在「勞動調解」實施相當時日,建立其信賴後,「勞資爭議調解」的調解人判斷,若多與「勞動調解」相仿、甚或趨於一致;屆時,或許多數勞資爭議都可在「勞資爭議調解」便妥善解決。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相關檔案:《勞動事件法》三讀全文


文/鄧力瑋(新北市勞工局勞資爭議調解人)
圖/勞動部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人資熱搜:票日出勤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精選HR職缺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人事助理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勞動事件法通過後,對勞資爭議處理法調解制度之可能影響|鄧力瑋專欄-時事分享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