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597
置頂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圖片來源:freepik,CC Licensed。)

作者/蘇見祈

我是為你好

這位主管一直努力為下屬爭取待遇,
然而,他們卻不斷離職、調部門……。

這次和我交流的對象是某個部門的主管。

主管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人。身形清瘦,頭髮稀疏,這應該都是他長期過勞所導致的後果。但反過來也證明了,這至少是個「同志們跟我上」的好主管,而不是「同志們給我上」的那種。

他所在的部門,業務難度一直都比較高,作為部門主管,這無疑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我們以為他會在這次談話中大吐苦水,在此前的訪談中,很多處境相對更好的部門管理人都是這麼做的。

但沒想到談話開始,這位主管隻字未提自己的壓力,卻一直努力為下屬們爭取各種待遇。他替部門裡的年輕人爭取專案的分成比例、加班費、派駐外地員工的宿舍、員工的出差補貼和伙食補貼。

他描述了部門裡的年輕人有多辛苦:白天要趕赴工程現場,晚上才有時間回辦公室坐在電腦前加班。有很多專案又在條件艱苦的鄉鎮,他們吃不好、睡不好,還少不了奔波勞碌之苦。

「你看,我們的年輕人這麼不容易,至少要把他們的工資漲一漲吧?這樣大家辛苦工作才更有動力。」他言辭懇切,令聞者動容。

當時並無他的下屬在場,他沒有作秀的必要。但是我知道,這個部門的招募工作一直是最困難的。並且,就算有年輕人願意入職,往往短短一、兩年內就會想方設法調動到其他部門去。那些沒有辦法調動的員工,則紛紛選擇了辭職。

原因是,在我們這個每週工作五天的公司裡,這個部門是唯一一個由部門主管,也就是我面前的這位男士,強制規定員工每週上班六天的部門。

其他部門當然也會有加班的情況,但都是根據工作量彈性加班,只有這個部門是直接在明面上規定:上六天班休息一天。再加上每個工作日晚上也要加班,部門裡的員工怨聲載道。

在談話中,我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希望這位主管能夠再斟酌一下週末強制加班的制度。他卻不假思索,直接說道:「我覺得週六沒必要休息。」他和剛才一樣言辭懇切,彷彿覺得員工加班天經地義、理所當然。

其實,他並不是那種只會賣雞湯的領導人。每天深夜,主管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每個清晨,第一個到辦公室的也是他。他規定部門員工每週工作六天,而他自己就連每週日都會到辦公室工作,似乎完全不需要休息一樣。

作為技術部門的主管,他還是專業領域的前輩。只要年輕人願意花時間學,他一定花時間手把手的教,無論自己留到多晚都可以。

面對我的質疑,這位主管說了自己的理由:「在家反正也沒有創造什麼價值,不如在公司為事業、為個人成長奮鬥。」

只有工作是理想──年輕人都應該這樣

之前,部門裡有年輕的員工剛結婚,需要陪伴新婚妻子,照顧剛出生的孩子,於是和主管商量週六能不能請假──其實週六原本就是假期,本來無所謂「請假」一說。而這個請求遭到了主管斬釘截鐵的回絕,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你說你成家了週末就要休息,那我都成家二十年了,這二十年沒有休過一個週末又怎麼說?年輕人,不要年紀輕輕就好逸惡勞。」在談話中,他對我們複述了當時訓斥員工的原話。

他堅信自己的想法是對的,但現實擺在面前,他又感到很迷惑。這兩年部門人員流動性很大,很多員工辭職走人了。

最終這位主管把員工紛紛辭職的原因,歸咎於勞動強度和收入不成正比。他既然不允許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那要解決問題,就只能從提高收入入手。

「所以我一直在給年輕人爭取更多的薪水,讓他們在每一個加班的晚上都有足夠的回報。」這是他解決問題的角度和方式。他從來沒考慮過另一個角度。

他覺得工作的價值,毫無疑問要高於陪伴家人、高於社交、高於休息、高於他覺得根本不需要存在的娛樂。對他而言,只有工作是理想,他只為這件事活著。他覺得部門裡的年輕人都應該像他這樣。「年輕的時候努力,以後才有前途,人生才有意義。」這個中年男人如是說。

他不理解現在的年輕人,在談話中他反覆問道:「為什麼他們一直在辭職?為什麼?為什麼我一直在幫他們爭取獎金,他們還是一個個辭職了?」要解決他的疑惑,其實討論的核心還是要落在生活的意義上。

今天在網路上,一提到加班的話題,總有人說:「加班沒問題,給錢就行」。

好,現在我們討論的話題不用假設了,眼前就有一個在職場上真實存在的情境:加班不僅給錢,而且主管還會努力幫你爭取更多的錢──只要你願意放棄個人生活、放棄陪伴父母、放棄陪伴愛人和孩子、放棄陪伴朋友、放棄個人的愛好和休閒時光、放棄健康的身體,把工作當作唯一需要付出時間的活動,把工作當成人生唯一的意義。

我想問一下那些「給錢就加班」的朋友,這樣的工作,你們願意做嗎?這樣的主管,你們願意追隨和服從嗎?

 

生活品質是目的,錢只是手段

錢是什麼?錢是購買產品或者服務的工具,錢是購買生活品質的工具。大家需要錢,我當然明白,我也很需要錢,但我們要明白我自己要錢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用錢購買某種生活品質,生活品質是目的,而錢只是手段。

但現在有一種在邏輯上不能成立的觀念:為了手段放棄目的,為了錢放棄生活品質。比如這位主管,就把賺錢當作了目的,並且以為所有人的想法都和他一樣。

他以為自己的員工需要的是錢,所以覺得錢給到位就沒有問題;他覺得自己的父母、愛人、孩子需要的也是錢,所以也會把掙來的錢都拿回家,供家人花銷。

他覺得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只需要錢,只把工作當作是有意義的。當然,我們只是同事關係,接觸也只限於那一次的訪談,無從了解他的妻子和孩子的想法。

但我們能看見的事實是,至少在這個部門的年輕員工們,沒有人願意接受這樣的生活。他們「用腳投票」,清楚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我不知道他算不算一個合格的主管,但從公司的角度來看,他無疑是一個合格的員工,是老闆眼中合格的管理者。可是,為了工作自願晚上不回家、對家人和孩子只願意付出金錢,而不願意付出時間的人,肯定不是一個合格的丈夫和父親。

隱藏在慷慨表象下的,是一個無法換位思考的靈魂。他認為只有工作有意義,所以就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其他人追求的意義,都得不到他的認可。他覺得給錢就算履行了義務,所以他給了錢,按照自己設定的標準「履行義務」之後,就可以理直氣壯。

他身邊所有的人,無論是下屬還是家人,都要服從他的價值觀、他的人生準則和他的行為模式。甚至就連陪伴剛出生孩子這樣的事情,在他的眼裡,都沒有週六加班一天有價值。

而且正如很多父母一樣,他甚至覺得,他在「為你好」。他覺得他對員工很好,因為他為員工指明了他認為正確的道路,也為員工爭取了他認為重要的東西。

他覺得自己沒有問題,問心無愧,甚至因為他人不願意服從自己的觀念而覺得委屈。這樣的他,和很多說著「為你好」的父母如出一轍。

「為什麼他們一直在辭職?」面對這樣問心無愧的「為你好」,年輕人除了用腳投票,還能有什麼辦法呢?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
覺得意猶未盡,想看更多內容嗎》〉傳送門就在這!


本文內容出自《坐在對面的人: 職場面試官十年筆記,誰能脫穎而出、誰只能輾轉沉浮,他談完就知,由 大是文化 授權轉載。


想知道更多好文請看:
◆ 想要組織往更好的方向發展?環境滿足這一點,會讓你找到需要的人才!
◆ YZ世代人才流失,企業走的3個「冤枉路」,你都走了嗎?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訂閱電子報,重要HR資訊不漏看:https://bit.ly/3bHUU5c


精選HR職缺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人事/人力資源主管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人事/人力資源專員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人事助理

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別再以為只要給錢員工就願意加班!無法換位思考,人才只會越走越多-HR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