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用胡蘿蔔激勵員工嗎?
來源/ 1111人資專區
每一個發展中的企業,都希望能夠穩固自己的團隊,不希望辛苦培養出的員工被競爭對手挖角。然而現在年輕員工的血液裏卻偏偏有著不安分的因子,在這資訊時代中,透過多種管道能夠得到其他公司各方面的資訊,“跳來跳去”便成了讓企業管理者格外煩惱的職場現象。
當下,不少企業為了留住員工,希望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在管理機制中設立了不少激勵機制,為員工設計好晉升管道,,讓員工著眼未來的希望,只要在工作中認真努力,做出成績就能夠向上晉升,這是對員工價值的肯定,也是企業留住人才的切實做法。
我一個朋友小胡,最近卻遇到了讓他很鬱悶的事情,弄得他想辭職,說什麼都不想幹了,我很納悶,小胡平時工作踏實、細心、謹慎,不善言辭,可是對工作卻十分專注、熱愛、一絲不苟,是公司技術部門的好手。我問明詳情,原來小胡想辭職的原因居然是他最近升官了。小胡不無委屈的說到:“我這人性格內向,向來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專注於我自己的業務領域,我感到很充實,對工作也很滿足。
可能因為業務表現比較突出,得到上級的認可和重視,公司擴大規模,讓我做新成立部門的部門經理,開始我自己也覺得很受上級器重,要不負厚望做出成績,可是慢慢地,我發現我做不來管人的工作,新工作雖然升遷了,但是遠離我熟悉的技術領域,讓我做我不擅長的管理工作,每天都有開不完的行政會議,大部分的時間要跟各路人馬打各種交道,我笨嘴拙舌,一離開我原來的崗位就像魚離開了水,完全找不到感覺和方向,現在在會議上我得到的再也不是表揚,而是公司領導對我管理工作的批評。我覺得自己被架在那裏了,進退兩難,你說我不辭職,我怎麼辦?”
小胡的委屈,我表示十分理解,由此我看出小胡所在的企業採取的激勵機制確實有些簡單粗暴,也是目前不少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通病。往往企業認為對員工的正向激勵就是胡蘿蔔,負向激勵就是大棒,可是員工也不全是小白兔啊,不是全對胡蘿蔔感興趣,你好意獎賞他胡蘿蔔,他消化不了,那反而是推他離開呢!
企業不能一廂情願的實施激勵,更不能忽視了激勵員工的深層目的,企業之所以制定激勵機制,是為了讓員工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在自己的工作中,並發自內心的熱愛它,發揮創造性。
我們必須從人性出發,去探索人們行動背後真正的動力。人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物質需求只是最低層次的需求,我們發現,危機、榮譽、使命、競爭、溝通、生存、興趣和空間能帶給人們最強大的行動力。像小胡這樣的案例說明,有些員工對於“管人”其實沒有興趣和熱情,而企業沒有挖掘到員工的深層需求時,就一廂情願的認為所有人都希望做“管理者”,用管理者的身份激勵員工,不是對所有員工都適合。
既然企業裏面的員工不都是小白兔,那麼企業就應從員工本質出發,根據自身企業文化的特點,制定更多樣化的激勵方案,不可一廂情願的認為適合所有員工,管理者不妨開闊思路,從深層挖掘更受員工認可的激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