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HR好朋友 HR好朋友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229
置頂

發展學習型組織提升培訓績效

來源/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 HR知識中心

五項修煉凝結成的組織學習理論是指導企業將培訓潛移默化的融入日常工作的行動之中,通過績效水準的不斷提升實現企業與員工協同發展。企業可以通過轉變管理理念、利用當前的資訊化媒體環境,促進激發員工的學習動機,通過五項修煉提升企業的適應能力與創造能力。

 

 知識經濟需要企業具有適應多樣化且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的學習與創新能力。創新型企業發展離不開創新型的人才,而真實的工作的情境正是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的理想的實踐場所。若要企業具有創新能力就要將企業打造成學習型組織,促使企業不斷通過學習適應環境進而獲得創新發展。

 

 一、五項修煉的思想精髓

 

 1990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彼德•聖潔表了學習型組織的經典著作《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務實》並榮獲世界企業學會最高榮譽的開拓者獎。它成為西方企業教育和企業管理的經典,激起了人們對學習型組織研究的熱潮。其精義為以下五點:

 

 1.自我超越——凝練人生的價值。人存在的價值是能夠創造價值。因此需要不斷突破當前狀態,躍居到更高境界。員工只有具有自我超越的熱情才能快速適應變化,創新性解決問題。若每個人都固步自封、因循守舊,企業將喪失活力,走向滅亡。因此企業不但要將自我超越作為企業的生存方式而且要充分調動員工積極性,鼓勵員工大膽嘗試,並為他們創造超越自我的客觀條件。

 

 2.改善心智模型——學會自我控制。心智模型潛在的指揮著我們的認知與行為。我們會在毫無察覺中按照固定模式處理自認為類同的事物。習慣養成之後就自動發揮作用影響我們的決策與行為。這種心智模型作為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既不能避開它置之不理,也不能聽之任之由其擺佈。而是需要以虛心學習的態度來不斷的發現它改進它。

 

 3.團體學習——發揮集體智慧。高智商的個體集合起來未必能夠形成高智商的團體。團體要發揮出集體的力量來不但需要成員具備共同的目標和行動能力,而且還需要默契的合作能力。三個臭皮匠抵得上一個諸葛亮。團結就是力量正是要發揮出團體合作所產生的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團隊學習需要成員之間能夠坦誠內心消除交流的防衛隔閡並學會聆聽和吸納他人的觀點,促成深度對話,才能實現個人不能完成的目標。

 

 4.建立共同願景——實現人企合一。目的性強是成人學習的重要特點。企業發展需要員工齊心協力,因此要引導員工建立與企業發展相同的願望和和遠景。視廠為家,終身服務的敬業精神能夠將個人的前途與企業的發展結合起來,發揮出員工的最大潛力,是日本企業成功的一項重要法則。因此企業一方面要考慮員工的需要與企業的發展建立起聯繫,通過企業的發展來不斷的滿足和提升員工的需要,最終促成員工和企業的協同發展。

 

 5.系統思考——擺正自己的位置。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一詩句描述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局部思考的結果,同時也從另一方面揭示了學習系統思考的方法。系統全面的考慮問題似乎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但它卻是學習型組織構建與發展的核心。它貫穿于前四項修煉之中,並將這五項修煉凝結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系統思考可以應用到企業運作和員工工作的方方面面。共同願景是系統思考的終極目標;自我超越是系統思考的精神基礎;團體學習可以正確的認知他人的作用,瞭解不同的觀點是避免管中窺豹的有效手段;而改善心智模型和思維定勢,使得決策和行動複合企業運作的客觀的系統結構,從而建立正確的心智模型,達到提升與創新的目標。

 

 二、學習型組織中的企業培訓

 

 通過開展組織學習的培訓,將組織學習融入工作之中,實現培訓與行動的結合的“做中學”是進行五項修煉的有效實踐方式。組織學習的引入是學習型組織的創建與發展的基礎。這種組織能夠通過自我學習提升自己的創造能力來主動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資訊化運作方式與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促使企業具有很強的自組織能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特徵。組織學習常規化是學習型組織的形成的標誌。

 

 Draper KaufFMan發現了某行業人才的供求關係,並據此確定了人才訓練的時機,即人力暫時過剩時,人們相互傳播這種資訊導致此行業人力大量流失,結果一段時間之後就又形成人力短缺的情況,故此此行業人才供過於求時需要展開訓練,而到短缺時,他們就有用武之地了。因此培訓過程可以根據人才需求情況進行適當的調試。供過於求時適合對員工進行集中培訓或培養新手,而供不應求時則要在工作實踐中提升員工的經驗。

 

 組織學習是將管理、培訓和工作巧妙的相結合起來綜合提升企業績效的方法。運用系統思考將培訓與工作結合、學習與行動結合的關鍵是進行組織改革,改變管理方式。那種以等級為基礎以權利為特徵進行控制的泰勒式的管理方式會導致組織陷入局部思考、歸罪於外、專注細節、忽視漸變、經驗錯覺、管理團體迷思,最終削弱組織活力。扁平化的精益生產管理方式則有助於加強組織內部的團體合作力、增強企業的學習力從而提升企業的創新力。這樣的企業是有生命力的有機體,能夠不斷從環境中吸收營養抵制侵害,成為健康發展的朝陽企業。

 

出處:中央日報網路報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