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人力銀行醫護非視不可 醫護非視不可

站內廣播
搜尋更多工作
► 分頁查詢
評價: 0 回應: 0 閱覽: 494
置頂

真的假的?台灣人曾在WHO做出重大貢獻?

真的假的?台灣人曾在WHO做出重大貢獻?-COVID-19

文字/張子午、設計/一百隻熊

COVID-19(亦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於中國武漢爆發以來,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一路上爭議不斷,從盛讚中國防疫有成、遲未宣布全球大流行導致各國防疫步調不一釀巨災,到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指控台灣對其人身攻擊,引發我國政府及民眾強烈反彈。在疫情已重傷全球的此刻,美國總統川普更在4月中宣布暫停資助經費,WHO儼然遇到成立72年以來最大的「合法性危機」。

曾經,隨著二戰後聯合國設立、在其下執掌全球衛生事務的WHO,象徵承平時期所有國家都享有平等一致健康權益的許諾,在改善發展中國家民眾健康上貢獻良多。其中最成功案例,是使天花在1980年完全絕跡,成為第一個人類從自然界根除的病毒。

在中國杯葛下,台灣政府從1997年推動參與WHO之路崎嶇,僅能在2009年到2016年,由總幹事邀請成為觀察員。而今我國防疫走出自己的路,WHO的功能與權威代表性大幅下降,看似與其距離更為遙遠,但在上世紀中葉,當這個國際組織正充滿活力地積極開展各個疾病的治療、預防、研究計畫之時,尚未退出聯合國的台灣,其實曾在其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WHO首任心理衛生部長特地來台拜會

1955年,一位名叫哈格里布斯(Ronald Hargreaves)的精神醫學專家,風塵僕僕地從瑞士日內瓦飛到馬尼拉參加WHO西太平洋區域會議,回程專程過道台灣,親自拜訪戰後凋敝小島上的精神科醫師林宗義(1920~2010)。這位WHO第一任心理衛生部長在國際期刊讀到林宗義從1946年到1949年,在島上的農村、小鎮、都市中,蒐集19,931位台灣人的診斷資料,廣泛調查不同生活型態中的精神疾病樣貌,感到大為驚訝且振奮──這正是戰後充滿樂觀精神,希望從各面向健康議題實踐「世界公民」理念的WHO想做的事。

林宗義在戰後台灣開展以流行病學方法所做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使得發展緩慢的精神醫療,看到得以改善信度(reliability)(指測量工具的穩定程度,看是否能夠在反覆測試下仍得到一樣結果)的契機。1949年到1953年,他又率領學生(日後成為台灣精神醫療的奠基者:林憲、葉英堃、陳珠璋、徐澄清),前往4個原住民部落(當時仍稱高山族),留下以族群與社會環境為基礎的精神疾病調查紀錄。

哈格里布斯當面邀請林宗義擔任WHO的心理衛生顧問,當時幾乎沒聽過WHO的他,受到國外專家熱情褒獎與深刻共鳴,幾乎感到熱淚盈眶。從1955年9月起,林宗義首次出席日內瓦的專家會議,1965年正式受聘擔任WHO心理衛生小組負責人,展開全球尺度的精神疾病研究與調查,從此開啟了台灣與WHO在歷史上首度、也是唯一的交會。

會員登入 (先登入會員才能回覆留言喔!)

Facebook留言